中國證券報 2013-03-12 09:55:39
資本市場正成為西部經濟跨越式發展重要的“輸血機制”。隨著資本布局的“西進運動”,西部企業和經濟有望通過金融生態環境優化實現產業轉型。
“投資西部”是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采訪來自西部省份的代表委員時了解到,資本市場正成為西部經濟跨越式發展重要的“輸血機制”。隨著資本布局的“西進運動”,西部企業和經濟有望通過金融生態環境優化實現產業轉型。
多元渠道破解融資難題
全國人大代表、楊凌本香集團董事長燕君芳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金融產品創新和金融政策向農業發展傾斜,資本市場的多元化融資平臺向農業產業慢慢傾斜,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突破性途徑。
燕君芳介紹,本香集團主營生豬養殖,最開始碰到的資金難題就是農業企業抵押擔保資產多數難以符合要求,向當地銀行(行情專區)貸款的難度非常大,后來由于承擔國家儲備肉項目生產,國開行、農發行等政策性銀行放寬貸款條件。隨著企業規模擴大,資金需求上升,燕君芳開始將銀行之外的擔保機構、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納入戰略合作伙伴的名單。2011年本香集團成功發行集合票據5000萬元,加上股權融資方式,2012年利潤增長50%。
燕君芳透露,今年企業總體資金運作仍會通過金融產品創新來解決,目前正在通過私募債加股權融資的方式籌集資金,還與3家信托公司合作發行信托產品。“金融產品多元化幫助農業企業規模化,才能解決農民增收、農業持續發展和食品(行情專區)安全問題,希望有更多金融產品、金融創新和金融政策向農業傾斜。”
本香集團的融資之路是陜西省咸陽市楊凌示范區農村金融創新的一個縮影。2010年國務院和陜西省明確“支持楊凌開展農村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建立現代農業發展融資平臺,探索農村金融發展新模式”。楊凌示范區金融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農村金融創新頗具特色,既有政策性農業保險(行情專區)試點、農村產權流轉中心、商標權質押等方式為農業企業提供多元化融資擔保方式,又有債券融資、股權融資等新金融產品方式為企業輸入資金。
全國人大代表、楊凌高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郭社榮介紹,目前西部發展現代農業與現代金融配套密不可分,當地通過債券、集合票據、產業基金等多種融資渠道為涉農企業、農民尋找資金,進而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并帶動整體農業工業化經濟鏈條的活躍。據了解,通過金融平臺打造快速發展當地企業,楊凌已被列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
資本杠桿撬動西部市場
“除了為企業尋找更多資金之外,資本市場多元化平臺運用還有很多正面作用,例如,優化企業管理,調整西部產業結構,發展新興產業。”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彭渝表示,資本市場對西部建設貢獻很大,四川資本市場二十年發展從無到有,從最原始的市場到規范化平臺,隨著融資力度加大和渠道拓寬,金融業水平逐年提高。隨著市場資源配置發揮作用和當地企業上市發展,四川產業結構也在悄然轉型。
“四川最初以農業、重化工(行情專區)業為主,隨著后來資本市場的發展,上市公司規模化發展,四川本地招商引資和政府執政理念轉變,污染型產業逐步轉為輕污染、環境友好型、高附加值產業。”彭渝介紹,目前四川的電子信息(行情專區)、汽車(行情專區)、油氣化工產業發展較突出,而隨著招商引資力度加大和西部資本市場完善,大部分企業在規模化發展中調整自身結構,或者整體轉向,或者產品升級。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四川企業通過首發、配股、增發新股、債務融資等直接融資手段,利用資本市場累計募集資金近2000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經濟發展。創業資本和風險投資基金等多種民間資金進入四川,而由于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質量高于一般企業,銀行對其加大貸款和授信額度,各種金融工具相互支撐和支持的疊加效應開始顯現。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