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05 11:22:02
今年以來,在BD交易爆發、AI制藥技術突破及醫保政策優化等多重利好推動下,創新藥與CXO等領域企業利潤呈現高速增長,顯著提振了市場信心。據智通財經統計,約110家港股生物醫藥公司發布中期業績報告,近70家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近10家營收增速超100%,近80家公司歸母凈利潤表現向好,約10家實現扭虧為盈,近30家同比減虧。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直接推動了相關指數的強勢表現,截至9月4日,中證香港創新藥指數(CNY)今年以來累計漲106.5%,跑贏恒生綜合指數77.83個百分點。
相關ETF走勢也非常強勁。Wind數據顯示,全市場規模最大的港股創新藥ETF(513120)持續走強,年內漲幅超107%,漲幅在Wind二級投資類型中位列第1,最新規模突破205億元,是全市場規模最大的港股創新藥主題指數基金。港股創新藥ETF(513120)跟蹤中證香港創新藥指數,其強勁表現源于板塊低估值優勢與盈利基本面的雙重支撐。截至9月4日,該指數市盈率為35.93倍,處于歷史37%分位水平,估值性價比突出。
據萬聯證券分析,從2025H1凈利潤體量看,港股創新藥企業除了幾家大型仿創結合頭部外,Biotech中少數企業如三生制藥、信達生物、百濟神州等已實現盈利。值得注意的是,前述3家創新藥巨頭均為港股創新藥ETF(513120)標的指數的前十大權重股,目前指數前十大成分股合計權重超70%,其申萬二級生物制品和化學制藥行業合計權重超過90%,精準聚焦港股創新藥賽道。
展望后市,機構普遍看好創新藥板塊的可持續成長。國元證券表示,目前我國創新藥進入成果兌現階段,研發進展催化較多,繼續看好該板塊下半年表現。中金公司張琎表示,在國內工程師紅利、豐富臨床資源和支持性政策多邊加持下,國產創新藥已經從跟隨時代走向FIC/BIC創新,進入 2.0時代的創新藥產業已經逐步完成質的提升,看好創新藥長期產業發展趨勢,下半年10月中旬圍繞ESMO會議前后相關臨床數據讀出與BD有望帶來板塊新一輪投資機遇。
國金證券在研報中提到,港股創新藥ETF(513120)為投資者提供了高效參與Biotech賽道的方式,兼具科技與醫藥雙重屬性,適合中長期資金配置。相較于個股投資,其分散風險的優勢顯著,同時能靈活適應市場風格輪動。隨著更多創新藥企在2025~2027年實現盈利拐點,疊加出海預期持續兌現,板塊成長空間將進一步打開。
場外投資者可通過聯接基金(A:019670,C:019671)參與板塊行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