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珠實地產7個樓盤承諾“買貴補差價” 專家:市場需要此類保價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14 20:39:14

每經記者|陳榮浩    每經編輯|陳夢妤    

日前,廣州市屬國企珠實地產正式啟動“保價行動”,旗下7個主力樓盤承諾“買貴補差價”,保價周期一直延續至2025年12月31日。

克而瑞數據顯示,7月,廣州一手住宅網簽量環比下滑近25%,降至4787套;二手住宅網簽量環比下滑9.39%,降至8926套。

“保價行為,本質上仍屬于企業的營銷策略。”8月12日上午,同策研究院聯席院長宋紅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從過往案例來看,這種策略確實能產生一定效果,尤其是對剛需群體而言,保價行為至少提供了一道額外的保障,部分剛需購房者也可能因此被吸引。”

不過,宋紅衛也強調,開發商的保價行為,僅能保障新房項目的銷售價格,無法涵蓋二手房市場的價格波動,一旦購房者將房產放在二手房市場出售,房產價格將由市場來確定,因此項目內在價值才是需要房企重點來維護的。

多個樓盤聯動保價

公開資料顯示,珠實地產此次參與“保價行動”的項目,覆蓋天河、荔灣、白云、增城四區的7個主力樓盤。

具體來看,珠江天河都薈、珠江花城等樓盤承諾,2025年8月8日至10月15日,購房者認購的指定房源,若后續降價,可申請對應價差的同等價值補償,最高金額為20萬元物業管理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實際上,這是珠實地產此前促銷活動的延續。早在今年6月,珠實地產就曾推出“以舊換新最高減10萬元”的優惠,7月升級為“送9年物業費或20萬元家電禮包”,如今又將優惠升級為“保價”。

盡管項目方強調“保價周期長、范圍廣”,但實際操作存在多重限制。例如,有項目“保價”補償僅限物業費等非現金形式,且需提供“有效材料”證明降價事實,具體細則由各案場掌握。

8月12日上午,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保價”策略相當于給購房者吃了一顆“定心丸”,而且相比之前的零星項目保價,這次是多個樓盤聯動保價。

“這次的主要補償措施是補貼物業費,對開發商來說,執行起來相對容易。從推進的迫切性、宣傳手段和參與項目來看,開發商的誠意還是很足的。對于深耕某一區域的房企來說,事實上這也是一種營銷手段。”李宇嘉進一步指出。

房企“保價”愈發普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近兩年,此類房企自發性“保價”行為愈發普遍。

以廣州為例,2024年10月和2025年6月,越秀地產曾兩次推出“保質、保價、保換”政策,覆蓋琶洲南TOD等核心項目;保利方面則通過加推等方式,試圖傳遞價格企穩信號。

類似情況在深圳也出現過,滿京華·金碩華府、華潤潤曦府、華潤潤暉府等樓盤均出臺過相關“保價”承諾。

從市場層面看,今年7月以來,部分核心城市樓市表現疲軟,這成為企業加碼促銷的重要原因。

廣州安居客的數據顯示,7月,廣州一手住宅總網簽數量是4784套,環比下滑近三成;網簽總面積519384.3平方米,環比下降35.8%。

宋紅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保價”承諾看似誘人,但實際約束力存疑。從法律層面看,多數“保價”協議僅作為宣傳材料存在,未寫入購房合同,開發商可隨時以“未蓋章”“口頭承諾無效”等理由規避責任。若未寫入購房合同,“保價”承諾則如同“空中樓閣”,若未來房價真跌,業主可能索賠無門。

“隨著市場進一步調整,購房者對房價轉弱的預期可能增強,買房決策周期明顯拉長。”李宇嘉表示,今年下半年,二手房掛牌量迅速攀升,價格明顯回調,新房與二手房之間的競爭也在加劇,市場迫切需要此類“保價”措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購房 廣州市 地產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色先锋影音a∨在线资源网 亚洲专区日本专区 | 亚洲一区二区少妇 | 日本一区不卡高清更新二区 | 亚洲成年网在线观看黄 | 制服丝袜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ⅴs日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