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6-30 14:35:03
6月30日,A股紅利板塊一片“狼藉”。除了成長性比較好的紅利質量ETF(159758)一枝獨秀,其他紅利策略都延續上周五的下跌走勢。
此前有業內專家曾表示:隨著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新試點落地,港股高股息資產或進一步承接千億級增量資金。未來1~2年,港股不僅是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的“壓艙石”,更是平衡風險收益、捕捉中國經濟增長紅利與制度紅利的戰略要地。在低估值與政策回暖的雙重驅動下,相關的配置占比恰恰反映了保險資金對港股市場“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三位一體優勢的理性認可。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隨著7月9日關稅最后期限的臨近,加上前期紅利策略備受追捧,最近幾個交易日出現調整屬于正?,F象。7 月權益市場傾向于博弈政策預期以及中報表現,短期內風險偏好難以回升,因此紅利資產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中更具優勢,而科技主要受益于政策催化帶來的彈性。所以,逢低逢跌或是布局紅利資產的時機。在眾多紅利資產中,可效仿險資,選擇諸如港股通金融ETF(513190)這種H股銀行占比近70%的投資標的;如考慮行業風險分散,也可以將100%央企buff的港股央企紅利ETF(513910)納入考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