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14 17:41:23
每經記者 畢媛媛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AI(人工智能)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各個行業,影視業也不例外。
6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與上海電影聯合主辦的以“當IP遇見AI 打開光影新視野”為主題的海上論壇,領銜第二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旨在探討人工智能技術如何賦能影視產業,推動IP的創新與跨界融合。
博納影業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于冬在論壇上發表了關于AI對影視行業影響的深度見解,并透露了公司最新電影《傳說》中AI技術的創新應用。
于冬強調,AI技術不是未來,未來已來,AI正在深刻地改變著影視行業的格局。他提到,博納影業剛剛完成的電影《傳說》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部電影中,AI技術不僅實現了過去難以完成的特效制作,更通過數字人技術,讓演員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拍攝任務,大幅度降低了制作成本——“例如,過去一個演員可能需要連續拍攝九天,但現在通過AI技術的輔助,他們只需要兩天就能完成大部分拍攝,可以大幅度降低片酬。”
“數字人是重要的數字資產。”于冬進一步說,“在《傳說》中,我們擁有了年輕成龍的數字資產,這相當于我們擁有了一個永遠不會老去的演員。這樣的技術突破,讓電影制作更加靈活,也讓演員的工作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
于冬進一步解釋,AI技術的應用使得電影在上映前都可以進行修改,包括場景、人物等,這極大地提高了電影制作的效率和質量。同時,AI技術也使得廣告片、動畫片的制作周期大大縮短,為影視行業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傳說》作為博納影業的一部重要作品,不僅延續了成龍經典電影《神話》的奇幻冒險主題,更在AI技術的加持下,實現了全新的視覺呈現。這部電影中,成龍和張藝興均一人分飾兩角,在現代戲和古代戲之間穿梭。其中,AI技術成功還原了27歲的成龍形象,讓觀眾得以在銀幕上再次見到年輕的成龍。
“青絲白發一瞬間,年華老去向誰言。春風若有憐花意,可否許我再少年。”成龍在談到AI技術時表示,年輕當然好,但是人必須會老這個是改變不了的事實,自己很幸運,可以慢慢地、漸漸地老去。
《傳說》的導演唐季禮也表示,這部電影不僅僅是陣容、場面、制作、技術的全面升級,更在故事內容上進行了拓展。
最后,于冬總結道:“過去我們常常說電影是遺憾的藝術,但AI技術的出現讓電影不再是遺憾的藝術。”
封面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