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31 22:31:36
5月31日(周三),A股主要股指以跌為主,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61%至3204.56點,深綜指跌0.44%,創業板綜指跌0.40%,科創50指數漲0.91%,總成交額略有放大。
周三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首份5月經濟指標:5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8.8,連續第三個月下滑;5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5,連續第二個月下滑。
由盤面看,英偉達相關概念股暴漲,此外,絕大多數個股下跌。
英偉達年內漲幅兇猛,上周四起更因新公布季報超預期而進一步加速上行。因隔夜英偉達再度上漲且市值漲破萬億美元,故帶動A股相關概念股,如景旺電子幾乎“一字板”漲停,再如中科創達大幅高開4.49%,收盤大漲6.91%。英偉達生產的GPU芯片幾乎有壓倒性優勢,甚至可說沒啥對手,而AI風口正使得運算能力爆發式增長,這種情況下英偉達業績自然就會出現暴增。我個人認為,對這類有“極強”技術壁壘的公司,投資者不宜主觀“猜頂”。
周三絕大多數個股下跌,電力、煤炭、燃氣、白酒等板塊跌幅相對明顯。這樣的盤面顯然與經濟指標相關。
連續兩個交易日小幅凈流入后,北向資金周三再度凈流出。相關市場方面,隔夜美股漲跌有限,周三港股跌1.94%。匯市方面,因官方PMI數據是上午公布,故數據公布后人民幣匯率急速下滑,到了周三18時左右,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暫跌0.51%至7.1272。
經濟基本面雖然看上去并不支撐股市上漲,如果考慮到市場對不利因素已經反復消化了較長時間,故股指不一定還有較大下跌空間。我個人感覺未來股指更可能延續橫盤震蕩格局,所以建議投資者多點耐心,持股等待轉機。
當前市場格局頗為復雜,細看并非全無持股理由,所以我認為過分做空并不可取。
首先,由經濟復蘇相關數據看,市場的確暫難對上市公司業績前景產生信心,這種情況下主動買入意愿自然就不會太強。然而,絕大多數個股已跌去較多,萬一哪天經濟恢復速度加快,已嚴重超跌的個股的回升潛力會比較大,所以僅就“性價比”的角度看,繼續持有這些超跌個股就有一定的合理性。
其次,由這幾個月居民儲蓄、貨幣供應量等數據來看,巨量流動性顯然正在集聚。萬一巨量流動性因為某種特殊契機流向了股市,那么股市就很容易出現爆發性漲勢。由A股歷史看并不乏純由流動性驅動的“水牛”,雖然這樣的行情也許并不那么健康,但投資者卻不能不面對。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