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理財不二牛

每經網首頁 > 理財不二牛 > 正文

復盤基金經理的2021:新生代、中生代崛起,頂流老將黯然失色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31 15:49:51

2021年即將落下帷幕,公募基金排名爭奪戰如火如荼,基金產品今年回報的兩極分化也非常明顯。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今年新生代、中生代基金經理明顯崛起,而以往功成名就,管理規模很大的頂流老將,卻黯然失色。

每經記者|曾子建    每經編輯|葉峰    

2021年即將落下帷幕,公募基金排名爭奪戰如火如荼,基金產品今年回報的兩極分化也非常明顯。

據WIND統計,截至12月30日,僅有兩只公募產品年內回報超過100%,有6只產品回報在80%~100%之間。年內回報能夠超過60%的,只有50只。另一方面,也有多只產品今年出現較大虧損,比如博時的教育ETF今年虧損了56%,中概互聯網LOF、農銀匯理消費主題基金以及鵬華基金旗下多只債券基金等,今年虧損都超過40%。

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今年新生代、中生代基金經理明顯崛起,而以往功成名就,管理規模很大的頂流老將,卻黯然失色。

基金經理越嫩越吃香?

有人初次買彩票就能中大獎,有人初次打牌就能贏,有人初次炒房就賺大錢,也有新手剛入股市,就能戰勝老江湖……

基金經理同樣如此,這就是所謂的“新手好運”效應。基金經理根據年限長短不同,劃分為新生代、中生代和老一代。一般來說,3年以下的為新生代,3~7年的是中生代,7年以上就是老一代了。

而今年,新生代和中生代基金經理的業績,明顯更勝一籌。

先看今年最有機會成為冠軍的基金經理,前海開源的崔宸龍,目前管理規模233.75億。崔經理確實很猛,三季度之后就幾乎一直占據冠軍的位置,而且他管理的兩只產品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和前海開源新經濟,都是年內回報超過100%。而截至目前,崔宸龍的投資年限不到兩年,是典型的新生代基金經理。

除了兩只收益豐厚的產品外,他還管理前海開源滬港深非周期股票基金和前海開源滬港深智慧生活混合兩只產品,但受港股市場拖累,這兩只產品今年回報都為負數。

除了崔宸龍外,排名緊隨其后的是寶盈優勢產業混合的肖肖,該產品今年回報超過90%。而肖肖的累計投資年限接近5年,屬于中生代基金經理。肖肖管理的總規模相對較小,僅為80多億,而寶盈優勢產業混合的規模也只有20多億。

據WIND統計,今年公募基金業績排名前100的產品中,絕大多數都是投資年限小于7年的新生代和中生代基金經理。

除了前面提到的幾位,今年還冒出了大成基金的韓創、長城基金的楊宇、金鷹基金的韓廣哲、交銀施羅德的楊金金、華安基金的劉暢暢、國投瑞銀的施成,還有華夏基金的張城源等,都是非常優秀的新生代基金經理。

老一代基金經理業績表現優秀的屈指可數,只有信達澳銀的老將曾國富、景順長城的楊銳文、華寶基金的周晶等少數幾個。排名最靠前的曾國富,他管理的信達澳銀周期動力今年回報73%,也只能排到第17位。

數據來源:wind,截至12月30日

短期看,新生代、中生代基金經理確實在今年出盡了風頭。但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是,基金投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何能夠為投資者帶來長期的穩定回報,同時控制好基金產品的回撤,則能考驗基金經理的長跑能力。而今年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是,今年很多年輕基金經理都是押注新能源賽道,回避了大消費賽道,因此取得了很不錯的投資收益。但是,如果到了明年、后年,新能源賽道出現調整,這些年輕基金經理能否繼續保持當前這種勢頭,那就很難說了。另外,今年年輕基金經理的大放異彩,也使得他們管理的產品規模迅速擴大,管理的產品數量也在不斷增多。很多基金經理做好了一只產品,馬上就發行新產品,那么接下來,他們是否具有能力管理較大規模產品,是否能夠管理多只產品,也面臨考驗。

多位頂流基金經理表現讓人失望

和年輕基金經理大放異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很多早已功成名就的老將表現讓人失望,其中不乏多位頂流基金經理。

1.交銀三劍客兩人折戟,楊浩、王崇業績大倒退

交銀施羅德是上海老牌銀行系基金公司,近年來涌現出多位優秀的基金經理,其中何帥、楊浩和王崇,被業內成為交銀“三劍客”。

不過,今年交銀施羅德這三位基金經理的業績(截至12月30日),卻多少有些讓人失望。

何帥是三人中,管理規模最少的一位,截至三季度末,他管理的三只產品規模總計138.06億,三只產品都是正收益,平均20%左右。

但即便如此,何帥已經是三劍客中表現最好的一人了。

再看王崇,他已是投資超過7年的基金老將,目前管理規模273.32億,他也管理了三只產品。不過,其中表現最好的交銀精選混合,今年以來的回報只有3.57%,另一只交銀新成長混合,收益3.55%。表現最差的是交銀瑞豐三年封閉混合,今年虧損了3.95%。

王崇今年的業績大幅倒退,很重要的原因還是在于賽道的選擇出現了誤判。以他管理的交銀精選混合為例,榮盛石化始終是第一大重倉股,該股年初到了高點之后,就一直陷入調整態勢,無法重新走強。

其他重倉股中,消費類占了不少,比如顧家家居、絕味食品、貴州茅臺。而在上半年,還不幸踩雷中公教育這只今年跌幅較大的個股。

正是由于業績的回落,王崇管理的產品規模也出現明顯下跌。交銀精選混合從二季度末的131億,回落到三季度末的96.83億。交銀新成長混合規模也從163億回落到129億。

再看第三位,百億基金經理楊浩,他管理的三只產品,基本都在同類產品中排名末端,而且年內都虧損超過10%。

三只產品中,規模最大的是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規模達到75億。而在今年初的最高峰,該產品規模一度高達160億,此后每個季度規模都在萎縮,如今較年初萎縮了5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楊浩管理的三只產品,在今年9月都增配了一位基金經理。其中,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增配了田彧龍;交銀定期支付雙息平衡增配了黃鼎;交銀內核驅動混合增配了封晴。

目前,楊浩擔任基金經理年限超過6年,正在從中生代向投資老將過渡的階段,但愿他能夠盡快恢復狀態,在來年為繼續信任他的投資者取得不錯的回報。

2.前海開源曲揚,買了各種“茅”依然讓人失望

今年,到底哪位頂流基金經理讓人感到失望?有人說是易方達的張坤,有人說是興證全球的謝治宇,也有人說是鵬華基金的王宗合。不過,還有一位不得不提的頂流基金經理,他就是前海開源的曲揚。

前海開源今年的風頭,都被崔宸龍搶走了,但就在今年初,曲揚依然是該公司最炙手可熱的基金經理,因為他的產品買走了市場中的各種茅,其代表作近5年全市場可以排進前20。業界都在感嘆,曲揚到底有多強?

然而,短短一年時間過去,曲揚管理的產品幾乎全部排名同類倒數。

曲揚,清華大學工學博士,12年從業經歷,近9年投資經驗,港股投資經歷豐富。目前總管理規模超過456億元,管理期限最長的基金包括前海開源國家比較優勢混合、前海開源滬港深優勢精選混合等。

去年,曲揚的操作堪稱大神,他管理的幾只產品抓了一只十倍股--英科醫療。然而,去年抓大牛股的曲揚,今年的表現卻讓人失望。

在曲揚管理的眾多產品中(截至12月30日),除了前海開源人工智能主題混合今年獲得了14%的收益外,其他全部出現虧損。其中,前海開源國家比較優勢混合、前海開源中國稀缺資源混合今年虧損超過11%,前海開源醫療健康今年的成績單是-21%。

另外,在今年1月還成立一只新基金前海開源優質企業6個月持有,成立以來虧了近15%。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曲揚今年的業績出現如此大的滑坡?

首先,曲揚的風格是喜歡“靠山吃海”的好公司,換句話說,也就是喜歡重倉各種龍頭股,或者說是各種茅。

翻看曲揚管理的多只產品,你可以發現他的重倉股區別不是很大,寧德時代、貴州茅臺、比亞迪、藥明康德、愛爾眼科、海康威視、東方財富等,總會出現在他的十大重倉股名單之中。而今年,醫藥、白酒均成為市場調整的“重災區”。

其次,曲揚現在管理了8只產品,有港股主題、醫療主題、人工智能和稀缺資源,可謂是一個多面手。但是,一個人的能力、精力終究是有限的,更何況醫療和人工智能兩大領域專業性很強。那么,他到底能不能應對8只風格各異的基金?是否又會面臨分身乏術的問題呢?

3.千億基金經理劉彥春跌落神壇

截至三季度末,景順長城劉彥春管理的總規模高達1029億,目前在管產品6只,今年全部是負收益。截至12月30日,下跌最多的是景順長城集英兩年定開,跌了近22%,景順長城績優成長跌了19%。另外,景順長城內需增長下跌10.73%,內需貳號下跌10.47%;景順長城鼎益混合下跌9.72%;規模高達542億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跌了9.62%。從業績排名來看,劉彥春的產品均排在同類產品的末尾。

劉彥春今年跌落神壇,主要在于他遭遇了白酒、醫藥和港股的調整。從持倉來看,劉彥春管理的多只產品,重倉股重合程度非常高,主要集中在白酒股的瀘州老窖、貴州茅臺、五糧液;醫藥股的邁瑞醫療、藥明康德。另外,大消費領域的海大集團、晨光文具也是劉彥春的重倉股。

除了白酒和醫藥兩大板塊外,港股今年的下跌,也對劉彥春管理的產品構成了第三重“傷害”。他管理的景順長城集英兩年定開,以及景順長城績優成長,同時重倉了美團和騰訊。另外,景順長城集英兩年定開重倉的頤海國際今年累計跌幅高達63%,也讓這只產品雪上加霜。

今年,很多基民對于劉彥春的表現是很不滿意的。不滿意之處,其實并非僅僅局限于業績的不佳,因為今年還有很多產品虧損幅度比劉彥春的更大。真正讓人感到難以接受的是,你很難看到基金經理在積極應對市場的變化,當市場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時,你看不到基金經理做出任何調整,只是一味的選擇“躺平”。三個季度過去了,劉彥春管理的六只產品,你幾乎看不到他在思路上有任何變化,幾乎就是維持原有的風格,這才是基民們難以接受的。

當然,通過劉彥春今年的表現,普通基民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那就是不要迷信頂流基金經理,也不要迷信爆款基金。產品規模越大,那么能夠輾轉騰挪的空間就越小,類似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500多億的龐大規模,要想調倉換股,也只能選擇那些市值超大的公司。但是,當市場風格發生變化之后,像這樣龐大規模的產品,也很難找到合適的“棲身之所”,最終的結果,也就只能是等待市場風格再次切換到大盤股上。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101634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丝袜在线播放国产二区 | 亚洲业余性爱视频偷窥 | 亚洲国产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 日日摸夜夜摸狠狠摸中文字幕 | 一本大道香蕉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欧洲另类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