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借“題”發揮 主題熱點扮靚三月春光

中國證券報 2018-03-12 08:37:35

隨著近期題材股賺錢效應回暖,各路游資躍躍欲試,各種熱點題材的龍頭股在資金接力下爭奇斗艷。當前市場處在盤整蓄勢階段,中期向上趨勢不變。隨著3月份財報數據披露、相關政策預期落地,向上行情有望再度展開,目前正是春播時節。

Upload_1520814106530.thumb_head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環境回暖普漲難再現

上周A股市場呈現普漲格局,大部分市場及行業指數上漲,貿易戰擔憂的消退和經濟數據仍然向好支撐外圍主要股市上行,市場呈現內外環境沖擊緩和的特征。

一方面,滬指受權重股表現低迷拖累,周中一度出現震蕩加劇現象,進入后半段,鋼鐵、煤炭、房地產板塊雖然持續橫盤整理,不過券商、銀行板塊雙雙回暖,對滬綜指重返3300點功不可沒。

另一方面,整個2月份大幅上漲后,創業板結構性特征明顯加劇。獲利回吐、資金恐高以及技術壓力共振,導致創業板指在周三遭遇“趔趄”,短線資金接棒而上則為周五創指爆發式上漲創造了條件。催化方面,軟件服務、區塊鏈、數字貨幣、工業互聯網、國產軟件等諸多涉“網”概念遍地開花,推動創指站上年線和1800點臺階的同時,市場參與熱情也被有效激發。

積極方面看,最新公布的宏觀數據顯示,經濟企穩持續能力仍然較強,這為市場帶來后期經濟企穩預期差的機會。2月國內融資規模、人民幣新增貸款保持穩定,市場流動性持續改善;同時出口增速也明顯增長,制造業PMI2月小幅回升,優于預期。

另外,外圍市場方面,近期包括美國在內的海外股市紛紛向好,美聯儲加息因素經過時間發酵,也較好地被預期消化,投資者擔憂心理逐步漸強,從而刺激場內風險偏好向上修復。而外圍數據美強歐弱的格局,對于美歐匯率修復也有望起到推動作用。

不過,分析人士仍舊表示,對于當下市場格局的認知仍不易過分樂觀。微觀層面觀察,需要注意的一大變化是,1月大藍籌和2月創藍籌之后,絕大多數股票已經積累不小漲幅,接下來大范圍的上漲狀態可能轉入調整。從市場結構來看,上漲股票的數量減少意味著大部分股票普漲的格局難以看到。

風格而言,市場當前的風格處于調整后逐步趨穩的過程。其中對于高估值、低換手率、低流動性、高波動率的風格偏好基本形成,對于低業績、小規模、高股價和動量方面的風格指標則正逐步趨于穩定。從歷史規律角度分析,在市場波動率上休的大環境下,對應著市場風格環境的波動增大,這往往意味著均衡配置的價值上升。

題材概念升溫

滬深兩市上周呈窄幅震蕩之勢,滬指雖然成功收復年線,但是量能并無明顯放大跡象,另外,雖然MACD金叉后紅柱有所放大,但大盤仍無明確方向性選擇的跡象。從技術上看短期調整仍將持續。

不過階段來看,伴隨成長股股指修復漸進尾聲,以題材股為重點的新行情正在鋪開,市場參與題材熱情正在升溫。上周,生物醫藥上市公司年報利潤增長利好刺激下,板塊表現十分強勢;獨角獸概念大熱,則捧紅了一批互聯網相關品種;雄安新區規劃框架基本完成則刺激板塊內出現漲停潮。此外,次新股、保險、火電、高送轉、三沙等概念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關注。

根據華泰證券監測,2月28日到3月6日期間,上證綜指小幅下跌,跌幅為0.07%。深證成指小幅上漲,漲幅為1.85%,創業板漲幅為3.10%。同期主題指數普遍上漲,該機構觀測的213個概念指數中,183個表現為正收益,30個表現為負收益。

對于主題投資再度興起的這種轉變,光大證券分析師劉曉波認為,以前中小市值成長股業績和估值的匹配程度不高,股價的提升主要來自于風口下的估值泡沫。而現在我們身處價值投資的大時代,無論是監管層還是投資者都在積極適應這種變化。單純的炒作持續性和力度已經大不如前。價值時代的主題投資需要被重新審視。

國盛證券則指出,近期市場迎來了重要窗口期,題材股受到短期資金的追捧和炒作,這成為題材股上周上漲的最重要推動力,預計接下來題材股和中小盤股仍有望保持持續活躍度。

看長做短循線布局

更深層次探究,主題熱點的升溫離不開傳統制造向“新經濟”的轉型。在供給側改革持續深入的背景下,A股也迎來供給側改革的諸多政策。

近期在IPO領域出現諸多政策與傳聞,富士康IPO進程神速、小米可能A+H股上市,對新興行業獨角獸IPO“即報即審”等都在表明,以先進制造為代表的新經濟正在向我們走來。

據機構人士介紹,縱觀供給側改革以來的宏觀政策,宏觀經濟背景和政策著力點會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而近年來我國研發支出占比逐年上升,發展具有高技術含量的先進制造業成為全社會共識和經濟發展的趨勢。這些說明基于宏觀經濟的發展趨勢,剖析政策著力點是尋找投資機會的重要參考。當前,先進制造恰恰處于產業趨勢和行業政策的共振期。

從產業層面看,天風證券預計,代表前沿技術發展的5G、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工業互聯網等高端制造業也正在或即將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經具備一定優勢的高鐵、核電、大飛機也會繼續加快發展,這將是中國經濟能否成功升級的關鍵因素。

反映在資本市場上,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去年12月以來,陸續有優質成長股的底部抬升、創業板指數的“砸坑”,以及最近一周出現的明顯的市場風格轉換。春節后漸入重要窗口期,作為政策預期的反應和炒作,主題投資已經回來了。但拉長時間跨度看,主題投資尚處于“慢熱”階段,在此時點投資不妨看的更長遠些,建議持續關注高端裝備、消費電子、5G通信、新能源產業和半導體產業這五條主線。

那么,短期又如何展開布局呢?方正證券表示,整體來看,市場仍處于尋找機會的階段,風格上維持龍頭思路,價值龍頭和成長龍頭均值得關注。配置方向可考慮金融地產、制造業及資本品相關的細分領域,其中金融地產的核心邏輯在于金融風險緩釋,業績估值匹配度較好。制造業核心邏輯在于盈利能力在提升,估值處于中樞附近,細分領域催化劑頻出,具備挖掘好公司的背景環境。資本品重點在于上游能源材料的階段性機會。因此,3月份優選銀行、化工、建材三個行業。

海通證券業認為,近期市場受到重要預期推動跡象愈發明顯。預計后續還會有一些政策逐步出臺,這點對于市場來說將會形成比較積極的預期。操作上,績優股仍會是市場主流。

責編 杜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環境回暖普漲難再現 上周A股市場呈現普漲格局,大部分市場及行業指數上漲,貿易戰擔憂的消退和經濟數據仍然向好支撐外圍主要股市上行,市場呈現內外環境沖擊緩和的特征。 一方面,滬指受權重股表現低迷拖累,周中一度出現震蕩加劇現象,進入后半段,鋼鐵、煤炭、房地產板塊雖然持續橫盤整理,不過券商、銀行板塊雙雙回暖,對滬綜指重返3300點功不可沒。 另一方面,整個2月份大幅上漲后,創業板結構性特征明顯加劇。獲利回吐、資金恐高以及技術壓力共振,導致創業板指在周三遭遇“趔趄”,短線資金接棒而上則為周五創指爆發式上漲創造了條件。催化方面,軟件服務、區塊鏈、數字貨幣、工業互聯網、國產軟件等諸多涉“網”概念遍地開花,推動創指站上年線和1800點臺階的同時,市場參與熱情也被有效激發。 積極方面看,最新公布的宏觀數據顯示,經濟企穩持續能力仍然較強,這為市場帶來后期經濟企穩預期差的機會。2月國內融資規模、人民幣新增貸款保持穩定,市場流動性持續改善;同時出口增速也明顯增長,制造業PMI2月小幅回升,優于預期。 另外,外圍市場方面,近期包括美國在內的海外股市紛紛向好,美聯儲加息因素經過時間發酵,也較好地被預期消化,投資者擔憂心理逐步漸強,從而刺激場內風險偏好向上修復。而外圍數據美強歐弱的格局,對于美歐匯率修復也有望起到推動作用。 不過,分析人士仍舊表示,對于當下市場格局的認知仍不易過分樂觀。微觀層面觀察,需要注意的一大變化是,1月大藍籌和2月創藍籌之后,絕大多數股票已經積累不小漲幅,接下來大范圍的上漲狀態可能轉入調整。從市場結構來看,上漲股票的數量減少意味著大部分股票普漲的格局難以看到。 風格而言,市場當前的風格處于調整后逐步趨穩的過程。其中對于高估值、低換手率、低流動性、高波動率的風格偏好基本形成,對于低業績、小規模、高股價和動量方面的風格指標則正逐步趨于穩定。從歷史規律角度分析,在市場波動率上休的大環境下,對應著市場風格環境的波動增大,這往往意味著均衡配置的價值上升。 題材概念升溫 滬深兩市上周呈窄幅震蕩之勢,滬指雖然成功收復年線,但是量能并無明顯放大跡象,另外,雖然MACD金叉后紅柱有所放大,但大盤仍無明確方向性選擇的跡象。從技術上看短期調整仍將持續。 不過階段來看,伴隨成長股股指修復漸進尾聲,以題材股為重點的新行情正在鋪開,市場參與題材熱情正在升溫。上周,生物醫藥上市公司年報利潤增長利好刺激下,板塊表現十分強勢;獨角獸概念大熱,則捧紅了一批互聯網相關品種;雄安新區規劃框架基本完成則刺激板塊內出現漲停潮。此外,次新股、保險、火電、高送轉、三沙等概念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關注。 根據華泰證券監測,2月28日到3月6日期間,上證綜指小幅下跌,跌幅為0.07%。深證成指小幅上漲,漲幅為1.85%,創業板漲幅為3.10%。同期主題指數普遍上漲,該機構觀測的213個概念指數中,183個表現為正收益,30個表現為負收益。 對于主題投資再度興起的這種轉變,光大證券分析師劉曉波認為,以前中小市值成長股業績和估值的匹配程度不高,股價的提升主要來自于風口下的估值泡沫。而現在我們身處價值投資的大時代,無論是監管層還是投資者都在積極適應這種變化。單純的炒作持續性和力度已經大不如前。價值時代的主題投資需要被重新審視。 國盛證券則指出,近期市場迎來了重要窗口期,題材股受到短期資金的追捧和炒作,這成為題材股上周上漲的最重要推動力,預計接下來題材股和中小盤股仍有望保持持續活躍度。 看長做短循線布局 更深層次探究,主題熱點的升溫離不開傳統制造向“新經濟”的轉型。在供給側改革持續深入的背景下,A股也迎來供給側改革的諸多政策。 近期在IPO領域出現諸多政策與傳聞,富士康IPO進程神速、小米可能A+H股上市,對新興行業獨角獸IPO“即報即審”等都在表明,以先進制造為代表的新經濟正在向我們走來。 據機構人士介紹,縱觀供給側改革以來的宏觀政策,宏觀經濟背景和政策著力點會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而近年來我國研發支出占比逐年上升,發展具有高技術含量的先進制造業成為全社會共識和經濟發展的趨勢。這些說明基于宏觀經濟的發展趨勢,剖析政策著力點是尋找投資機會的重要參考。當前,先進制造恰恰處于產業趨勢和行業政策的共振期。 從產業層面看,天風證券預計,代表前沿技術發展的5G、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工業互聯網等高端制造業也正在或即將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經具備一定優勢的高鐵、核電、大飛機也會繼續加快發展,這將是中國經濟能否成功升級的關鍵因素。 反映在資本市場上,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去年12月以來,陸續有優質成長股的底部抬升、創業板指數的“砸坑”,以及最近一周出現的明顯的市場風格轉換。春節后漸入重要窗口期,作為政策預期的反應和炒作,主題投資已經回來了。但拉長時間跨度看,主題投資尚處于“慢熱”階段,在此時點投資不妨看的更長遠些,建議持續關注高端裝備、消費電子、5G通信、新能源產業和半導體產業這五條主線。 那么,短期又如何展開布局呢?方正證券表示,整體來看,市場仍處于尋找機會的階段,風格上維持龍頭思路,價值龍頭和成長龍頭均值得關注。配置方向可考慮金融地產、制造業及資本品相關的細分領域,其中金融地產的核心邏輯在于金融風險緩釋,業績估值匹配度較好。制造業核心邏輯在于盈利能力在提升,估值處于中樞附近,細分領域催化劑頻出,具備挖掘好公司的背景環境。資本品重點在于上游能源材料的階段性機會。因此,3月份優選銀行、化工、建材三個行業。 海通證券業認為,近期市場受到重要預期推動跡象愈發明顯。預計后續還會有一些政策逐步出臺,這點對于市場來說將會形成比較積極的預期。操作上,績優股仍會是市場主流。
市場 政策 上漲 預期 持續 主題 投資 風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自拍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专码一区二区 | 日本综合另类欧美日韩 | 亚洲无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免费的成年影片 | 久久久综合色88一本到鬼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