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09 18:57:58
中央環保督察如何杜絕前腳走后腳繼續排污?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李彪的提問進行了回答。
每經編輯 陶玥陽
3月9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李彪關于中央環保督察的問題在記者會上得到陳吉寧的回答。
每經記者李彪正在提問
每日經濟新聞:中央環保督察讓公眾充滿期待,但媒體也報道,在一些地方,督察組前腳剛走,一些地方違法企業馬上死灰復燃,繼續肆意違法排污,氣焰囂張。請問您是否注意到這個現象?怎么解決這個問題?謝謝!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
中央環保督察是中央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也是一項重要的制度性安排,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試點完成了兩批,第二批已經基本結束,今年還有兩批,相關工作正在準備之中。
從已經督察的16個省的情況來看,效果非常明顯,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就是提升了地方環保政府的環保責任,通過督察強化地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和綠色發展的理念。各級省委省政府和部門對這次督察深受觸動,有領導對我講這次督察是一次觸動靈魂的督察,一些地方黨委政府得到了警醒,強化了環保責任的落實。
第二是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環境問題,這個有很多報道,就不多講了。
第三個就是推動地方建立環保長效機制,在中央督察效應的帶動下,目前全國有21個省份出臺了有關環境保護職責分工的文件,24個省份出臺了省級的環境保護督察方案,24個省份出臺了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其他省份也在征求意見的過程中。這些文件的出臺,壓實地方各級政府部門的環保責任。可以說現在中央和省級兩層環保督察的大格局已經形成。
你說的這種情況我們也知道,也確實存在,這反映出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還不牢固,綠色發展的理念還沒樹立起來,環保責任還不夠落實。但正是通過這樣反復嚴格的查處,持之以恒,法治的籠子在實踐中才會越編越緊。
下一步會通過4個方面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是不折不扣的完成督察任務,今年要完成其余省份環境保護全覆蓋的工作。
緊接著,后面還要對問題突出的地方進行專項督察和回頭看,逐步構建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為主體,地市環保督政為基礎,專項督察和回頭看為輔的全方位系統化的環境督察體系。
第二是繼續推進地市級的環保督察工作,地市層面和中央層面督察的著眼點會各有側重,地市級主要解決目前縣、區一級的環保責任問題,這是我們目前工作的難點和弱點,通過我們兩級督察體制的的形成,推動形成同向發力,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第三就是要建立完善督察工作的長效機制,目前中央環保督察是作為改革方案落實的,現在正在研究制定是否要形成一個環境保護督察的條例,把它上升到法制的層面,把它制度化。
第四是加強督察能力建設,我們現在已經建立了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將來所有的督察督政內容都將由這個辦公室來承擔、統籌,我們也要把環保部內部相應的一些人力調動到這個方面來,推動地方政府不折不扣的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環境保護要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