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15部門力挺健康扶貧工程 縣域內農村貧困人口住院將先診療后付費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22 10:00:59

《指導意見》明確,貧困患者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實行先診療后付費,醫療機構設立窗口,實現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即時結算,貧困患者只需出院時支付自負醫療費用。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周程程

貧困地區的問題,一直是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關心的事情。他曾與衛計委及相關部門到貧困地區、貧困鄉村調研。

6月21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洪天云結合調研情況坦言,“通過走訪家庭以后發現,每一個家庭只要有一個人病了,就拖累了一家人,不僅他自己喪失勞動能力,沒有辦法使家庭增加收入、改善條件,反而這一家的人財物都要圍繞他治病。如果不能把病治好,全部都陷進去了。”

當天,國家衛計委網站消息顯示,衛計委、發改委、扶貧辦等15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指導意見》明確,實行縣域內農村貧困人口住院先診療后付費。

4年后人人享有基本醫療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貧困地區衛生與健康狀況已經成為健康中國建設最突出的“短板”。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832個貧困縣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3.66張、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1.28人,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指導意見》要求,到2020年,貧困地區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保障,個人就醫費用負擔大幅減輕。

《指導意見》明確了9項重點任務。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項為:實行縣域內農村貧困人口住院先診療后付費。

具體而言,貧困患者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實行先診療后付費,定點醫療機構設立綜合服務窗口,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醫療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換和即時結算,貧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時支付自負醫療費用。有條件的地方要研究探索市域和省域內農村貧困人口先診療后付費的結算機制。

目前地方上對“先診療后付費”的結算機制已有探索。譬如,山東省日照市市衛計委對全市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特別是130個省定貧困村、170個市定貧困村服務網絡建設情況進行調查摸底,深入查找服務體系建設的薄弱環節、患病貧困人口病情及病種,在精準識別的基礎上,逐一建檔立卡,為精準幫扶打下基礎。

然后,由各區縣衛生計生部門負責統一發放“就診卡”,貧困患者憑該卡在轄區內政府辦公立醫療機構實行“先診療、后付費”。

提高大病保險報銷比例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醫療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曹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存在一些醫院讓患者先交押金的情況,如果交不上押金可能就不能看病。而先診療后付費的方式,避免了貧困人口因為沒有錢交押金而被拒絕在醫院之外的情況。

但曹健同時指出,“這只是解決了能夠看病的問題,但是更重要的問題在于看病的錢從哪里出?”

在曹健看來,在先診療后付費的基礎上,還需要減免貧困人口的醫療費用。“例如,貧困人口需要在醫保報銷比例等方面能有一個更高的額外的照顧。”

對此,《指導意見》明確,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切實減輕農村貧困人口醫療費用負擔。

對于減輕患者就醫負擔,王培安解釋說,健康脫貧簡單說有四個目標。第一,要讓貧困地區的人口能夠看得起病。第二,要讓他們看得好病。第三,要讓他們看得上病。第四,讓他們少生病。

值得注意的是,《指導意見》要求,2016年新農合醫療新增籌資主要用于提高農村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并加大對大病保險的支持力度,通過逐步降低大病保險起付線、提高大病保險報銷比例等,實施更加精準的支付政策,提高貧困人口受益水平。

此外,在加大醫療救助力度上,《指導意見》強調,將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范圍,對突發重大疾病暫時無法獲得家庭支持、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患者,加大臨時救助和慈善救助等幫扶力度。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醫療救助等制度的銜接機制,發揮協同互補作用,形成保障合力。

《指導意見》還明確,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醫療康復項目按規定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提高農村貧困殘疾人醫療保障水平。

責編 陳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醫改 基本醫療 健康扶貧 大病保險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婷婷5月色综合色综合 | 午夜亚洲AⅤ在线影视 | 色婷婷综合精品中文在线 |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看 |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 亚洲A级性爱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