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6-02-18 21:58:17
每經編輯 杜冉樂
每經記者 杜冉樂
近日,申基國際(2310,HK)對外披露了其收到呈請人Zhi Charles針對公司的清盤呈請。該呈請人指稱公司管理事務失措,訴訟編號為高院公司清盤案件2016年HCCW40號。
上述呈請聆訊已定于今年5月18日在香港高院舉行。熟悉港股的券商人士表示,清盤也就是破產清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申基國際已連續多年虧損,去年中期財報已顯示為“資不抵債”,申基國際及重慶申基實業集團同為低調渝商申勇家族所控制,但這兩者之間并無股權關系,后者旗下龐大的酒店地產也暫未注入前者平臺。
被債權人申請清盤
2012年底,渝商酒店地產大佬申勇通過境外控股公司Ultra Harvest一舉收購了申基國際(原為光星電子)53.75%的股權,致使其合計持有后者75.21%的股權。
次年,申勇家族入駐申基國際董事會,擬從電子產品銷售轉型酒店地產,核心動作即是對加拿大BRENTWOOD BAY RESORT度假酒店的跨國收購。不過,當年新業務營收只占了公司總營收的2%,錄得虧損5165.6萬港元。
2014年,申基國際低調拿下了云南省昭通市總建筑面積28.4萬平方米的商住用地,試圖作為首塊在國內用于發展酒店及住宅的綜合開發用地。盡管資產結構加速優化,當年仍虧損9180.6萬港元。
去年上半年,申基國際實現綜合收入逾1.9億港元,同比增長23.7%,其中被收購的加拿大酒店貢獻收入1984.7萬港元,占公司總收入的10.4%,云南昭通項目仍在建設之中。
相比于綜合收入的增長,申基國際同期的銷售成本同比增長21.7%,比綜合收入高出4.1萬港元,報告期內錄得虧損3889.8萬港元,但虧損額同比降低13.2%。
值得一提的是,申基國際截至去年底的總資產大約4.05億港元,但總負債逾4.25億港元,凈負債率高達404%,但2014年底時只有95.5%。
隨著一紙清盤申請公告,低調的申基國際首次被卷入輿論渦旋。
國金證券香港董事總經理黃立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港股的所謂“清盤”,其實就是變賣公司資產,然后退市。
記者注意到,2014年6月,申基國際披露了其配售債券最高融資1.5億港元,年息率6%,期限8年,1個月后再度披露了其配售債券最高融資2億港元,年息率8%,期限8年。去年3月份,申基國際公告其配售債券最高融資1億港元,年息率8%,期限8年。
上述三個發債事項均設置了觸發違約的諸多可能性,其中包括決議案獲通過或法庭頒布法令,迫使本公司清盤或解散,或有關決議案或命令并無于21日內遭駁回、解除或中止。
公告表述的呈請人Zhi Charles針對申基國際清盤呈請,所指其管理事務失措,到底指什么?記者致電申基國際,但其對外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高管頻繁離職
繼2014年10月份財務總監鄧詩諾辭職以來,申基國際核心高管頻繁離職。
去年3月份,關文杰辭任申基國際執行董事,仍保留行政總裁一職,但只隔了1個月,前述職務也辭去了。到去年9月份,趙恩澤、范劍剛兩位申基國際高管集中辭去了執行董事一職。
記者注意到,1月8日,申基國際公告其相關貸款延期的重大事項,主要涉及2014年12月24日的一項本金額為1300萬美元、年息率13%的有抵押有限期的貸款融資,限期1年或2年。
融資協議規定,申勇及其子申柯應合計持有申基國際已發行股本的至少50%,均須保有董事職位,應不時直接或間接持有重慶申基實業集團(以下簡稱申基實業)最少50%以上的股本。
公告強調說,如果融資協議項下任何要求未獲遵從,貸款人本息及其他款項即時到期須予償還。
記者注意到,上述融資協議敲定之前,申勇及申柯父子全資控股的重慶申基實業引入了2011年底注冊于香港的“嶺裕有限公司”所間接控股的“重慶啟兆投資”,資本金由1.5億元增至3億元。
去年5月底,申基實業又引入新股東“中新房華夏實業”,注冊資本增至6.12億元。依此來看,中新房華夏實業已占申基集團總股本50%以上,其背后掌控者為央企中國建材集團管理的中新房集團。
重慶業內猜測,申基實業2014年曾疑似要賣掉重慶解放碑威斯汀酒店而可能遭遇了資金鏈困局。
令外界頗為不解的是,申勇家族為何不直接在2013年初掌控申基國際之后順勢讓申基實業借殼上市,將后者旗下優質酒店資產裝進去,以提升盈利能力及盤活融資能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