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市場須備案 投資規模自主決定

2015-07-15 00:59:1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萬敏    

◎每經記者 萬敏

昨日(7月14日),央行發布《關于境外央行、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運用人民幣投資銀行間市場有關事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稱,為進一步提高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國際金融組織、主權財富基金(以下統稱相關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銀行間市場的效率,相關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銀行間市場,在備案完成后可在銀行間市場開展債券現券、債券回購、債券借貸、債券遠期,以及利率互換、遠期利率協議等其他經中國人民銀行許可的交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比較此前的相關規定發現,《通知》最大的亮點在于,相關境外機構投資者可自主決定投資規模,管理方面也由審批制變為備案制。

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

早在2010年,央行就已發布《關于境外人民幣清算行等三類機構運用人民幣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試點有關事宜的通知》,三類機構具體為:境外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香港、澳門地區人民幣業務清算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外參加銀行。

2012年,證監會等部門在其發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相關規定中則表示,在批準投資額度內,QFII可以投資于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債券和權證,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的債券等人民幣金融工具。

2013年,央行宣布允許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申請進入銀行間市場,此外,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機制在2011年末推出,并被允許投資于銀行間市場。

與此前的試點政策相比,境外機構的管理由審批制變為備案制,投資額度也由核準變為自主決定。記者注意到,這與央行此前發布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5年)》導向一致,該報告透露,央行研究取消境外央行類機構投資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額度限制,允許境外央行類機構自主選擇人民銀行或銀行間市場結算代理人代理其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锻ㄖ繁硎荆嚓P境外機構投資者應作為長期投資者,基于資產保值增值的合理需要開展交易。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雙方對等性原則和宏觀審慎要求對相關境外機構投資者的交易行為進行管理。相關境外機構投資者應當委托中國人民銀行或具備國際結算業務能力的銀行間市場結算代理人進行交易和結算。委托銀行間市場結算代理人進行交易和結算的,應當簽署結算代理協議并根據相關規定向中國人民銀行上??偛總浒?。

境外機構投資日趨活躍

近年來,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市的投資日益活躍。

根據外管局的統計數據,截至2014年末,QFII方面,已有261家境外機構獲批了共計669.23億美元的投資額度。RQFII方面,已有95家境外機構獲批了共計2997億元人民幣的投資額度。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共有211家包括境外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國際金融機構、主權財富基金、人民幣業務清算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外參加行、境外保險機構、RQFII和QFII等在內的境外機構獲準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有180家境外機構入市交易,持有債券5720.4億元。

今年以來,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速,境外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市的步伐也在加快,4月底,央行公告稱,批準32家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包括11家QFII、10家境外機構以及11家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相比之下,2014年全年,獲準進入國內銀行間債市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僅34家。

瑞銀證券在今年1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數據顯示,2014年全部投資者的債券托管量合計增加了約2.8萬億元,其中境外機構托管量增加達5362億元,如此高的占比,一方面由于大量信用債的托管轉至上海清算所,中債數據未能體現;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境外機構主要大力投資于利率產品。相比之下,上海清算所的托管量數據顯示,2014年境外機構的短融和中票托管量僅增加了73億元和99億元。

瑞銀證券預計,未來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市的活躍程度和市場影響力將繼續提高。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境外機構 銀行間市場 備案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 日韩综合国产区 | 日韩A级亚洲A级欧美A级 |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亚洲污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