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4-15 19:08:15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此次阿里巴巴將天貓在線醫藥業務的運營權劃分給阿里健康,意在打通藥品流通鏈條,打通醫療健康行業產業鏈,同時為下一步網絡處方藥政策的開放做準備。
每經編輯 王霞 董同艦
每經記者 王霞 實習記者董同艦發自上海、北京
處方藥在線交易的風遲遲未刮起,但電商巨頭們卻做好準備“等風來”。
阿里巴巴今日(4月15日)宣布,集團與在港交所上市的阿里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達成最終協議,轉讓天貓在線醫藥業務的運營權給阿里健康。根據阿里健康發布的公告,這一交易的代價是阿里健康將向阿里巴巴集團直接全資附屬公司Ali JK Investment等交易方出售價值約為194.48億港元的股份及可換股債券。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此次阿里巴巴將天貓在線醫藥業務的運營權劃分給阿里健康,意在打通藥品流通鏈條,打通醫療健康行業產業鏈,同時為下一步網絡處方藥政策的開放做準備。
整合醫藥電商業務
根據阿里巴巴集團發布的公告,阿里巴巴目前擁有阿里健康大約38%的股權,交易完成后,持股將上升到53%,如果轉債完全兌換以后,股權比例將上升到54.6%。這意味著,阿里健康將就此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的子公司。
此前,阿里健康曾表示“想安靜地做好藥品電子監管碼的數據平臺建設”,現如今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的記者透露了未來的愿景,“整合以后,阿里健康將成為阿里巴巴集團在健康領域的旗艦平臺。未來,阿里健康很有機會成為處方藥O2O領域的先行者。憑借天貓在線醫藥業務和阿里健康的云醫院業務,阿里健康有望打造一個醫藥健康領域,覆蓋診斷,藥品,醫院,醫生,醫療機構,醫療保險,健康管理,患者的生態系統。”
記者了解到,目前,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有天貓醫藥館、阿里健康、支付寶未來醫院等平臺。其中未來醫院和阿里健康圍繞醫療在做,而天貓醫藥館則側重藥品。
資料顯示,目前186家擁有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的藥房在天貓平臺上銷售非處方藥、醫療器械、隱形眼鏡和其他保健產品。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天貓在線醫藥業務的總商品交易額達到了47.4億元人民幣。
實際上,隨著最近兩年不少醫藥企業、物流企業加入醫藥電商的行列,也使得純粹的醫藥電商競爭顯得尤其激烈。根據中國醫藥電商研究中心主任張勇此前給出的數據,2014年天貓醫藥館的增速從2013年的172%下降到2014年的79.22%。
“現在B2C牌照已經不再需要審批,也就是意味著醫藥B2C成為無門檻的行業。”張勇表示,而目前由于參與者眾多大盤被稀釋,過度競爭導致毛利率下降,醫藥電商有虧損擴大之勢。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醫藥電商單獨發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過與阿里健康的醫療資源相結合,則有望尋找一種新的路徑。阿里巴巴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交易完成后,消費者將能繼續在天貓上在線購買相關產品,阿里健康在后臺負責運營商家,集中產品供應。”
打通醫藥生態圈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阿里巴巴加大對阿里健康的股權投入,以及將天貓在線醫藥業務的營運權給予阿里健康,表明了阿里巴巴進一步打通旗下醫藥業務資源、在醫藥領域深耕的決心。
而從阿里健康近期一系列動作來看,其整合醫藥生態圈的決心顯現。阿里健康副總裁倪劍文曾表示,阿里健康云醫院平臺要打造中國最大的線上醫聯體,其目的通過目前正在建設的云醫院平臺打造一個互聯網醫療的服務生態系統,包含了醫療機構、第三方服務機構(檢驗中心、保險公司等)、藥企、藥店等各個生態物種。
在此戰略下,阿里健康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去年11月份,阿里健康在石家莊試點藥品O2O平臺;近期阿里健康聯手新浪“愛問醫生”,在平臺上增加了“問醫生”功能,與“就醫160”(預約掛號網站)合作開展預約掛號服務;宣布今年引入60家基層醫療機構;和迪安診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手推出為醫院診所和患者提供的網上醫學診斷服務等。
對于此次阿里巴巴對旗下業務的整合,山藍資本創始人劉道志表示,阿里巴巴已經把健康領域的生態建設列為未來的重要戰略方向之一。這次整合,阿里集團希望打造基于阿里健康的醫療健康生態體系。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將天貓在線醫藥業務的運營權劃分給阿里健康,也是在為處方藥網售新規的出臺做準備。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網售處方藥政策的開閘的消息一直刺激著業內的“神經”,但是相關政策遲遲沒有出臺。
“一旦網絡處方藥政策開禁后,已經入駐的將近200家成熟的藥房電商企業將會成為阿里健康云醫院布局中的一支重要生力軍,徹底打通醫、藥、患中藥品流通的環節。”阿里健康方面相關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