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新能源

每經網首頁 > 新能源 > 正文

整車制造首入外商投資“黑名單” 車企擴產難上加難

2015-04-15 19:20:45

截止目前,我國汽車整體產能已經遠超汽車銷量,然而不僅已經在華成立多年的合資企業仍在備戰新產能的建設,部分國外品牌覬覦中國市場的傳聞依然此起彼伏。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衛琰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在不少國外汽車品牌依然對中國市場躍躍欲試之時,新增整車產能的審批將更加謹慎。

日前,《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以下簡稱《投資目錄》(2015年修訂)正式實施。新版的《投資目錄》,首次將汽車整車制造納入限制外商投資的產業范疇。

對此,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投資汽車整車制造領域的審批權限有所變化。這不僅適用于計劃首次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商投資企業,而且也適用于已經在華成立合資公司的新增產能。”

截止目前,我國汽車整體產能已經遠超汽車銷量,然而不僅已經在華成立多年的合資企業仍在備戰新產能的建設,部分國外品牌覬覦中國市場的傳聞依然此起彼伏。

“這一規定的出臺很可能將為中國汽車整車投資降溫,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汽車整體產能過剩的問題。”相關汽車行業協會的一位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2015年修訂的《投資目錄》中,限制外商投資目錄指出,汽車整車、專用汽車和摩托車制造:中方股比不低于 50%,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含兩家)以下生產同類(乘用車類、商用車類、摩托車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如與中方合資伙伴聯合兼并國內其他汽車生產企業可不受兩家的限制。

實際上,早在2004年《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就明確了上述說法。因此,此次將汽車整車生產劃入限制外商投資范疇,不僅是明確汽車行業仍將堅守50%股比合資底線,也表明我國對汽車整車制造的外商投資的態度悄然變化。在2011年修訂的《限制目錄》中,汽車整車制造首次從鼓勵外商投資目錄中剝離,但并未列入限制外商投資行列。

據《人民日報》報道,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曾表示,目錄規定了鼓勵類、限制類、禁止類領域,其他屬于允許類。這意味著彼時汽車整車制造仍然是在政府“允許類”行列。

上述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相關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允許類投資項目和限制類投資項目的區別是,原則上前者投資額3億美元以上的項目才需要省部級相關部門審批,后者投資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項目就需要省部級相關部門審批。”

“這一規定適用于外商在華的所有新增投資。”上述負責人補充道,還包括打算進入中國成立合資企業、現有合資企業的新增投資項目等

相關汽車行業協會負責人認為:“我國對于外商投資汽車整車項目態度的變化很可能是控制汽車產能的重要信號。”

來自國際咨詢公司IHS Automotive的分析數據顯示,中國汽車行業2010年整體產能利用率為91%,預計到2015年汽車產能將達到4000萬輛,利用率將降至68%。低于70%的產能利用率“紅線”。 

不僅如此,有報道稱寶沃很可能將在華尋找合資伙伴,對中國進行投資;特斯拉為了實現本地化生產,也在頻繁接觸國內汽車生產企業;多年前就被傳將與奇瑞合資的斯巴魯,依然在加速推進中國市場的銷售,有分析稱,這很可能意味著上述外資品牌依然沒有放棄在華合資國產的想法。

但是,隨著《投資目錄》的生效,不管是新增的合資企業,還是原有合資企業的新增產能,或許都將面臨更高的審批門檻。

在我國進一步限制汽車產能的情況下,未來汽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外商投資,或將加速升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在不少國外汽車品牌依然對中國市場躍躍欲試之時,新增整車產能的審批將更加謹慎。 日前,《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以下簡稱《投資目錄》(2015年修訂)正式實施。新版的《投資目錄》,首次將汽車整車制造納入限制外商投資的產業范疇。 對此,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投資汽車整車制造領域的審批權限有所變化。這不僅適用于計劃首次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商投資企業,而且也適用于已經在華成立合資公司的新增產能。” 截止目前,我國汽車整體產能已經遠超汽車銷量,然而不僅已經在華成立多年的合資企業仍在備戰新產能的建設,部分國外品牌覬覦中國市場的傳聞依然此起彼伏。 “這一規定的出臺很可能將為中國汽車整車投資降溫,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汽車整體產能過剩的問題。”相關汽車行業協會的一位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2015年修訂的《投資目錄》中,限制外商投資目錄指出,汽車整車、專用汽車和摩托車制造:中方股比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含兩家)以下生產同類(乘用車類、商用車類、摩托車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如與中方合資伙伴聯合兼并國內其他汽車生產企業可不受兩家的限制。 實際上,早在2004年《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就明確了上述說法。因此,此次將汽車整車生產劃入限制外商投資范疇,不僅是明確汽車行業仍將堅守50%股比合資底線,也表明我國對汽車整車制造的外商投資的態度悄然變化。在2011年修訂的《限制目錄》中,汽車整車制造首次從鼓勵外商投資目錄中剝離,但并未列入限制外商投資行列。 據《人民日報》報道,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曾表示,目錄規定了鼓勵類、限制類、禁止類領域,其他屬于允許類。這意味著彼時汽車整車制造仍然是在政府“允許類”行列。 上述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相關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允許類投資項目和限制類投資項目的區別是,原則上前者投資額3億美元以上的項目才需要省部級相關部門審批,后者投資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項目就需要省部級相關部門審批。” “這一規定適用于外商在華的所有新增投資。”上述負責人補充道,還包括打算進入中國成立合資企業、現有合資企業的新增投資項目等 相關汽車行業協會負責人認為:“我國對于外商投資汽車整車項目態度的變化很可能是控制汽車產能的重要信號。” 來自國際咨詢公司IHSAutomotive的分析數據顯示,中國汽車行業2010年整體產能利用率為91%,預計到2015年汽車產能將達到4000萬輛,利用率將降至68%。低于70%的產能利用率“紅線”。 不僅如此,有報道稱寶沃很可能將在華尋找合資伙伴,對中國進行投資;特斯拉為了實現本地化生產,也在頻繁接觸國內汽車生產企業;多年前就被傳將與奇瑞合資的斯巴魯,依然在加速推進中國市場的銷售,有分析稱,這很可能意味著上述外資品牌依然沒有放棄在華合資國產的想法。 但是,隨著《投資目錄》的生效,不管是新增的合資企業,還是原有合資企業的新增產能,或許都將面臨更高的審批門檻。 在我國進一步限制汽車產能的情況下,未來汽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外商投資,或將加速升溫。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在线 |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按摩不卡 | 日韩一级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69 | 中文字幕一本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