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結構性理財品逾4000款 信息披露率去年達78%

2015-02-27 00:43:3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當前,在銀行理財產品逐漸回歸理財本質的同時,被看作未來發展趨勢之一的結構性產品也正在發生著變化。

昨日(2月26日),銀率網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有32家銀行共發行結構性理財產品4366款,發行量是2013年的2.25倍,而披露到期收益率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數量為2937款,披露率達78.2%,同比提高逾40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剔除未透露預期最高收益率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實際收益率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產品比例為73.79%,略低于2013年的75.3%。

銀率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殷燕敏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結構性理財產品披露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得益于該網引入了中國理財網的數據。

披露率同比大幅提高

2014年,是銀行理財產品的轉折年,國內利率市場化進程在加速推進的同時,監管部門也進一步加大了對銀行理財產品的監管力度,明確引導銀行理財向代客理財轉型。2014年,銀行理財的轉型方向已初現端倪,尤其是國有銀行及大型股份行,開始加強了開放式凈值型產品以及結構性理財產品的發行和推廣力度。

銀率網數據顯示,2014年,有32家銀行共發行結構性理財產品4366款,發行量是2013年的2.25倍,占比升至7.2%。其中,二季度和三季度,該類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出現爆發式增長,單季發行量分別達1350款和1470款。

值得注意的是,銀率網數據還顯示,2014年,披露到期收益率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數量為2937款,披露率達78.2%,與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披露率已不相上下,遠高于上一年34.38%的披露率,同比提高逾40個百分點。

據悉,結構性理財產品披露率提高,主要原因是銀率網在研究的過程中引入了中國理財網的數據,這比此前銀行官網的數據更為全面。

殷燕敏表示,“簡單從銀行官方網站來看,銀行理財產品的披露信息并沒有太明顯的改善,還是維持原來的現狀,隨著監管部門不斷規范要求,未來,銀行理財產品信息會越來越透明,也只有這樣,才能向資產管理鋪路,奠定資產管理基礎?!?/p>

實現最高收益比例下滑

記者注意到,盡管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披露率同比大幅提高,然而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產品占比卻出現小幅下滑。數據顯示,剔除未透露預期最高收益率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實際收益率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產品比例為73.79%,略低于2013年的75.3%。

殷燕敏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之前,由于銀行的信息披露低,所以銀行會有選擇性披露理財產品狀況,如選擇一些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的產品進行披露,但現在結構性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率提高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達到最高收益率的結構性產品的占比有所降低。

銀率網數據顯示,2014年,共有3757款結構性理財產品到期,較上一年增加2.23倍。分期限類型來看,1個月~3個月期限的到期結構性理財產品占比達61.41%;其次,為3個月~6個月期限和1個月以內期限,占比分別為14.43%和10.57%。6個月~1年期限和1年以上期限的到期結構性理財產品占比分別為9.02%和4.58%。

此外,2014年到期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實際收益率為4.61%,低于非結構理財產品的5.22%。

殷燕敏認為,2015年,會有更多的中資銀行加入結構性理財產品的發行隊伍中,未來銀行理財轉型的兩個方向就是凈值型和結構性理財產品,從產品的本身來說,結構性產品也會更加豐富。

銀率網某分析師認為,今年,結構性理財產品的發行量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銀行也會加大對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推廣力度,隨著國內資產證券化的發展以及股票市場衍生品種的豐富,產品方面的創新將使得結構性理財產品更為多元化,對于有一定投資經驗,具備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而言,通過銀行理財產品渠道參與金融衍生品的投資,可能比個人投資更為穩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乱 | 日本一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欧美专区亚洲专区日韩专区 |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