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1-29 13:48:12
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高朋表示:“北京將征收充電服務費,目前正在對服務費收取標準進行研究?!?/p>
充電樁板塊10大概念股價值解析
奧特迅:受益于新能源汽車和核電行業的快速發展
類別:公司 研究機構: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周海鷗 日期:2014-12-02
深圳奧特迅電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奧特迅,證券代碼:002227)主營業務為電力自動化電源設備及其智能單元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
目前公司主要產品是微機控制高頻開關直流電源系統、電力專用UPS電源與電力專用逆變電源系統、電力用直流和交流一體化不間斷電源設備、電動汽車充電裝臵、核電廠1E級(核安全級)高頻開關直流充電裝臵、電力監測設備、儲能及微網系統、通信用高壓直流電源系統等主營成套產品。
1、行業1-2年發展趨勢
2011~2015年為國家電網逐步推動智能電網建設工作的第二個階段,這一階段為全面建設階段,加快特高壓電網和城鄉配電網建設,初步形成智能電網運行控制和互動服務體系,關鍵技術和裝備實現重大突破和廣泛應用;根據國家電網公司“十二五”智能電網建設的發展目標為:到2015年,形成堅強智能電網運行控制和雙向互動服務體系,基本實現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的友好接入和協調控制,電網優化配臵資源能力、安全運行水平和用戶多樣化服務能力顯著提升,供電可靠性和資產利用率明顯提高,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基本建成,關鍵技術和關鍵設備實現重大突破和廣泛應用;智能電網效益初步顯現,國家電網智能化程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電力自動化電源作為輸配電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電源建設和電網建設的規模擴大還是技術改造,都必須同時伴隨電力自動化電源的建設。
根據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至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在扶持政策加碼、海外市場特斯拉的明星效應、國內消費者加大關注等多種因素的合力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持續發展通道。近期國內部分城市公布了新一輪電動汽車補貼方案,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先后推出了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規劃;國家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發改委也聯合公布了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區域)。目前我國的充電樁數量遠遠跟不上電動汽車發展的需要,“充電難”是我國電動汽車最大的瓶頸。在2014年2月第二批新能源汽車的一段時期內,充電樁建設鼓勵政策會進加速出臺。即將興起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的市場需求巨大。
國家《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指出,安全發展核電。在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適時在東部沿海地區啟動新的核電項目建設,研究論證內陸核電建設。堅持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重點推進AP1000、CAP1400、高溫氣冷堆、快堆及后處理技術攻關。加快國內自主技術工程驗證,重點建設大型先進壓水堆、高溫氣冷堆重大專項示范工程。積極推進核電基礎理論研究、核安全技術研究開發設計和工程建設,完善核燃料循環體系。積極推進核電“走出去”。到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國家發改委已經正式向國務院申報啟動核電新項目審批。預計2015年-2016年國內核電新增建設項目將達到高峰。核電行業發展方向是要充分利用我國目前的核電裝備制造業體系,加快關鍵設備、零部件和材料的國產化工作,加快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這對于設備企業來說無疑是利好。
2、公司基本情況及主要業務簡介
奧特迅是大功率直流設備整體方案解決商,是直流操作電源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成立于1998年,位于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于2008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司銷售額連續九年位居同業榜首并負責起草或參與制定了多項國家及電力行業標準。
公司作為電力行業的標準制定者之一,在行業內具有技術研發和品牌效應的競爭優勢。公司一直致力于新型安全、節能電源技術的研發,創新新型能源技術在多領域得到應用,研究開發的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作為我國直流操作電源細分行業的龍頭,依托西安奧特迅研發中心以及高校學術研究機構為基礎,通過多個技術平臺的技術融合,形成綜合性技術優勢,開發出創新新型產品,形成了公司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公司現在已經擁有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及各地電力公司、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等各大發電公司在內的核心客戶。這些客戶對產品的需求在精度、性能、技術參數等方面個性化非常明顯,需要與電力自動化電源生產商長期合作,以保證其優質、安全的產品供應。公司同這些客戶建立了長期互動合作關系,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并滿足客戶的技術需求,擁有這些優秀的客戶群體為公司長期持續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公司早期一直專注于直流操作電源的研發及開拓,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與研發實力,逐步延伸至電動汽車充電設備等新產品;公司自2009年進入電動汽車充電領域(深圳大運充電站),經過幾年的發展,逐步實現了充電產品的系列化,準備的模塊從75伏到750伏不等,產品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方案上都較為成熟,此外公司與國網、南網、普天等大的運營商都有合作,也與一些車企進行了充電實驗,基本能從技術上滿足需求。公司產品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方案上都比較成熟,建立了單獨的生產線,做好了量產準備,是國內充電技術領先的設備制造商。
公司訂單多為定制式訂單,雖有協議交貨日期,但交貨時間可能會受工程施工進度等的影響而延期,一般會有45%-55%的訂單在當年執行,另有45%左右的訂單會在未來二至三年中執行,這是行業常態;簽訂的訂單偶有被撤銷,概率很低。
公司產品優勢表現在大功率直流充電方面(快充),有長期運行經驗,可靠性高,穩定性較好。競爭對手主要有許繼電氣、國電南瑞等。公司原有的銷售團隊約70多人,在全國大部分省市都有專門的銷售人員駐點,公司在原有銷售團隊的基礎上成立了電動汽車充電事業部,約有十多人專門負責電動汽車充電業務的拓展工作。
核電產品一般分核島與常規島兩種,核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更高,公司作為國內唯一通過核1E級電源產品認證的企業,產品具有高安全性與良好的可維護性,無論是價格上、技術上還是售后服務上都具有一定的優勢。
公司在繼續加快現有產品升級換代的同時注重新產品的開發;在開拓高頻開關電源產品市場的同時,重點投入對儲能、充電樁等新產品的研發;在完善一體化產品結構的同時,加快公司產業布局和發展的步伐,并根據以上發展規劃,重點拓展智能電網領域、電動汽車充電領域、電能質量治理、儲能及微網系統等領域;2013年公司研發投入2653.98萬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7.63%。
2013年9月,公司通過實施《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激勵公司高管及業務技術骨干人才47人,搭建了利益分享平臺。
3、公司股權結構
截至2014年3季度末,公司控股股東為歐華實業有限公司(59.41%),實際控制人為廖曉霞(持有歐華實業有限公司:100.00%).
4、公司財務狀況分析
2013年,公司實現主營業收入34,795.28萬元,同比增長38.21%,其中,電力用直流和交流一體化不間斷電源設備實現銷售收入8,327.4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5.01%;電動汽車快速充電設備實現銷售收入1,176.4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5.86%;微機控制高頻開關直流電源系統實現銷售收入19,626.3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87%。營業成本21,556.49萬元,同比增長32.07%;銷售費用3,951.57萬元,同比增長10.72%;管理費用4,551.50萬元,同比增長12.12%,其中研發投入2,653.98萬元,同比增長11.58%。實現營業利潤4,404.2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2.16%;實現利潤總額5,276.8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8.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141.1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1.13%。
201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303.7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72%;實現營業利潤595.35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73%;實現利潤總額1079.0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9.4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57.1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4.64%。
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25625.85萬元,同比增36.34%;凈利潤:1772.42萬元,同比增30.76%。公司的交貨以及收入確認多集中在第4季度,公司已經發布預告稱,預計2014年1月至12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區間為5,900萬元至8,400萬元,同比增長14.76%至63.39%。公司財務狀況總體好于行業平均水平,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5、未來3年盈利預測
2014年公司繼續鞏固和擴大傳統業務領域優勢,同時加大新業務領域和市場拓展的力度,執行“鞏固華北、華東市場,進一步拓展華南、華中、西北市場”的銷售策略,公司在2013年年報中披露2014年公司經營目標為:實現銷售7億,實現凈利潤9800萬元。我們根據市場狀況變化,保守估計公司2014年-2016年的凈利潤分別為7500萬元、1.1億元、1.6億元左右,按現在的總股本計算,折合每股收益分別為:0.34元、0.50元、0.73元。
公司是直流操作電源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在深圳的充電樁建設中,公司一直占有較大市場份額。核電設備方面,公司在核電市場亦有稀缺的供應商牌照,在核電廠1E級(核安全級)高頻開關直流充電裝臵領域的優勢較為突出。我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核電、智能電網行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而公司在諸多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公司未來增長前景值得看好,我們維持對公司“推薦”的投資評級。
7、投資風險揭示
公司投資風險包括電網投資大幅下降或公司中標比例降低,新能源汽車充電設備需求低于預期,核電市場中標情況低于預期等等。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