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5-01-29 13:53:18
從資源創新到技術創新的探索之路是漫長而艱辛的,無論科倫能走多遠,都將為中國醫藥企業提高全球競爭力積累經驗。
科倫藥業董事長劉革新
持續高額的研發費用,往往對企業的生存帶來挑戰。決策者需要有足夠的智慧來解決“技術創新風險”與“企業生存發展”之間的協同問題。
企業與企業的競爭,實際上是從資源創新到技術創新的持續競爭。小到企業,大到國家,均是如此。
何為資源創新?企業在經歷創業經營向規模經營轉變的過程,就是資源的創新利用過程,無論是營銷策略、組織能力、兼并收購還是資源配置優化,都屬于資源創新利用之大范疇。然而,多數企業在資源創新利用到極限后,就會出現瓶頸,并隨著替代技術的出現被迅速淘汰,所以持續的技術創新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未來醫藥產業將由機會市場轉向技術競爭,缺乏核心技術競爭力的民營醫藥制造企業和中小型醫藥商業企業,如果不脫胎換骨,前景十分黯淡。
企業的技術創新,源于其所擁有的基礎技術儲備。核心技術的突破正是基于對基礎技術的不斷修正和改進。醫藥行業關系國計民生,產業鏈覆蓋廣泛,是典型的資金與技術密集型行業,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從中間體到原料藥,從仿藥到原創藥,均是從技術積累到技術創新的過程。
技術創新的核心是人才加資金持續投入,多數企業在生存與發展的兩難平衡中,被迫選擇前者,使得國內很多企業對技術創新也是淺嘗輒止。但國內企業要真正參與全球競爭,就必須在技術創新上持續取得突破,才能擺脫價值鏈低端的競爭格局。
此外,高科技人才往往受地域限制,而建立覆蓋全國乃至全球的研發集群,將打破地域限制,有效實現人才的匯集。同時,持續高額的研發費用,往往對企業的生存帶來挑戰。決策者需要有足夠的智慧來解決“技術創新風險”與“企業生存發展”之間的協同問題,推動有效的商業模式及時將技術創新成果進行產業化。
我們成功研發的“可立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并實現了產業化。如今,科倫藥業成為全球最大的輸液制造商,實現了從“資源創新”到“技術創新”的探索性跨越。
目前,科倫公司啟動了“抗生素全產業鏈”的戰略性布局,抗生素全產業鏈競爭,意味著從玉米、黃豆等農副產品到煤炭、電力等資源條件,直至藥物中間體、原料和制劑的全線掌控。科倫的戰略構想是以“大輸液、中間體”為基礎,整合全產業鏈,為高技術內涵藥物研發提供強大研發費用支持,以高技術內涵藥物研發為原創藥的跨越積累技術與人才,健全研發體系。
從資源創新到技術創新的探索之路是漫長而艱辛的,無論科倫能走多遠,都將為中國醫藥企業提高全球競爭力積累經驗。(商業資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