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7 00:17:15
日前,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出現在證監會公布的第五批IPO預披露企業名單之中,公司擬于上交所上市。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一鳴
每經記者 王一鳴
日前,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舟山港)出現在證監會公布的第五批IPO預披露企業名單之中,公司擬于上交所上市。據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披露,公司擬發行不超過2億股,募集資金中的5.22億元投資于寧波-舟山港衢山港區鼠浪湖島礦石中轉碼頭工程(以下簡稱鼠浪湖島工程),剩余0.9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合計擬募集資金約6.14億元。
近三年,舟山港主營業務收入呈上升趨勢,2011年至2013年營業收入分別為5.56億元、6.75億元和8.4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23.15%;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41億元、1.73億元和1.77億元。
盡管業績增長可圈可點,但舟山港本身的發展瓶頸也不容忽視。在舟山港以北是中國最大的港口上海港,南邊緊鄰浙江另一大港寧波港。無論從港口吞吐量、營業收入還是利潤規模,舟山港與兩家相鄰的競爭對手都相去甚遠。為此,舟山港提出了差異化的發展戰略,堅持“集散并舉,以散為主”,大力發展大宗商品的儲運、加工、配送、貿易等增值服務,與長三角其他港口形成錯位競爭。
募投項目總投資額49億元/
據了解,舟山港主要業務由港口裝卸倉儲、港口配套服務、港口綜合物流三大板塊構成。公司擁有港口碼頭運營、代理、拖助、理貨、海運及物流、船舶交易等完整港口經營服務產業鏈。
近年來,舟山港發展迅速。根據國家統計局、舟山市港航管理局等統計數據顯示,舟山港吞吐量從2001年的0.33億噸上升至2012年的2.91億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1.95%,同期全國沿海主要港口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5.03%;近十年來,舟山港吞吐量占全國沿海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的比重從2001年的2.3%攀升至2012年的4.37%。
有港口行業研究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政策導向歷來是港口行業發展催化劑,從目前來看,舟山群島的支持力度頗大。
2013年1月17日,國務院批復《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發展規劃》,這是我國首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戰略性區域規劃。
舟山港募投項目鼠浪湖島項目建設在舟山港綜合保稅區中的衢山分區,該工程由控股子公司衢黃公司負責實施,舟山港擬以募集資金對項目公司進行增資。申報稿披露,該項目立項核準總投資額為49.1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5.22億元,預計2013~2015年募集資金使用進度分別為1.6億元、1.84億元、1.78億元。截至2013年底,該項目已投入17.96億元。
面臨上海、寧波兩大競爭港口/
從行業地位來看,2010~2012年,舟山港域吞吐量分別為2.21億噸、2.61億噸和2.91億噸,2012年度與營口港并列位居全國第九位,不過這與同位于長三角港口群中的上海港和寧波港相比尚存一定差距。數據顯示,上海港2010~2012年貨物吞吐量分別為5.63億噸、6.24億噸和7.36億噸;同期寧波港吞吐量4.12億噸、4.33億噸和4.53億噸。
公司坦承,面臨的競爭主要來自上海港和寧波港。
“上海港、寧波港兩港均為國際型大港,近年來兩港年吞吐量已穩居世界前五位。2013年度,上港集團、寧波港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281.62億元、113.95億元。兩港在營業規模、集疏運條件以及市場影響力方面目前均領先于本公司,尤其在集裝箱市場方面,兩港巨大的優勢限制了公司集裝箱業務的發展空間。”舟山港在申報稿中表示,寧波港已在舟山港域加大投入,憑借其資金、商業渠道以及港口經營管理方面的優勢會對公司業務造成一定競爭壓力,而上海港憑借其國際金融航運中心的政策優勢以及領先的規模和管理優勢,同樣也對公司的部分業務形成競爭。
針對相關應對措施,舟山港稱,在此背景下,主要依靠深水岸線、國際航道、地理區位和島岸腹地等自然資源優勢以及新區建設的發展機遇來發揮自身優勢。
此外,公司還指出,自從政府疏浚并加深長江航道后,長江三角洲越來越多的港口具備了能夠停泊更大型船舶的能力,該區域貨主對港口的選擇范圍也得到拓寬。
“雖然目前各個港口存在著主營上的分工,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必然會對公司的貨源產生分流作用,進而影響公司業務量和盈利能力。”舟山港在申報稿中表示。
募投項目于2010年開展前期工作/
略顯蹊蹺的是,在鼠浪湖島項目的開工進展描述上,當地媒體報道與公司申報稿存在出入,并引起有關在項目獲得核準之前,便已“開工”的爭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到,浙江在線 (國務院新聞辦確定的地方重點新聞網站)曾于2011年5月報道指出,按照“大島建、小島遷”發展戰略,鼠浪湖島于2006年3月起開始整島搬遷,村民集體安置到衢山島新城規劃區內。至2009年12月8日,由衢黃公司主導的寧波-舟山港衢山港區鼠浪湖島礦石中轉碼頭工程(即此次募投項目)正式開工。
這與舟山港方面相關描述略有出入,申報稿中對于鼠浪湖島項目進展描述為“于2010年開展前期工作”。
目前最新進展則為,截至2013年底,衢黃公司已投入資本金8.66億元,資本金以外投資利用國內銀行貸款解決。公司預定于2014年底第一個30萬噸級卸船泊位(兼靠40萬噸礦石船)及5萬噸級、10萬噸級裝船完工并開始試運行,2015年第二個30萬噸級泊位(兼靠40萬噸礦石船)建成,整個項目竣工。
再據招股說明書披露,2012年國家發改委方正式核準;同年獲得環保部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國土資源部項目用地批復則于2011年6月獲得。
由此,業內人士認為,在獲得發改委等相關部門正式批復前,不論是2009年底還是2010年,如果鼠浪湖島項目就已“開工”,那便存在不合規之嫌。
據《港口建設管理規定》,企業投資的港口建設項目,按照以下建設程序執行:先根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項目申請報告或者備案文件,履行核準或者備案手續;企業投資的港口建設項目獲得核準后,方編制初步設計文件;其次,根據批準的初步設計,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然后,根據批準的施工圖設計,組織項目監理、施工招標;再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施工前準備工作,并向港口行政管理部門辦理開工備案手續;備案后組織工程實施等步驟。
5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舟山港證券事務部,工作人員表示,由于目前處于緘默期,無法對此事予以置評。但公司會對上述媒體報道表述差異予以了解,如需要再予以回應。
有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即便按上述媒體表述,在未獲得相關部門核準前,該項目已開工;但關鍵在于之后相關部門的核準與批復均陸續到位,從IPO角度來看,如此“事后補票”即可相當于“合規”,在實際IPO操作過程中,亦一般難構成障礙。
擬發行股數:不超過2億股
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8億股
計劃融資額:6.14億元
2013年每股收益:0.26元
2013年每股凈資產:3.36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