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

每經網首頁 > 基金 > 正文

前海開源:已建九大事業部雛形 自負盈虧尚遠

2014-04-21 00:56:0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徐皓 陸慧婧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徐皓 陸慧婧 發自上海

在明星基金經理流失、行業發展進入瓶頸期等多重壓力之下,事業部改革成為基金公司組織架構調整的突破口。

2012年底成立的前海開源基金正在推行由單個基金經理領導的事業部制度。隨著投研人員不斷擴充,前海開源如今已成立九大事業部。但前海開源投資決策委員會執行主席羅大林稱,目前公司仍是統一核算,事業部制還處于搭框架的階段。“沒有一定的規模積淀,事業部還難以進入自負盈虧的實質性階段。”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此前加盟前海開源的原南方基金副總、投資總監王宏遠或將出任公司聯席董事長。

九大事業部雛形初現

作為次新基金公司,成立伊始即推出投研事業部制度的前海開源,目前進展如何,備受外界關注。

近日,羅大林向記者介紹了公司目前的事業部架構。有別于按照資產類別劃分事業部模式的基金公司,前海開源事業部是按照成員劃分,即一個基金經理對應一個事業部。一個事業部下面有主管事業部的基金經理、基金經理助理以及研究員等成員。

“目前,包括專戶投資經理在內,前海開源共有10個基金經理,已經成立九大事業部。”羅大林介紹。

兩位原長盛基金經理、現任前海開源聯席投資總監丁駿、劉靜,原中信證券交易與衍生產品業務部副總裁、投資經理助理、現任前海開源聯席投資總監李東騫,以及前海開源事件驅動靈活配置基金經理唐文杰、公司執行總監徐立平、專戶投資經理葉戎分別牽頭六大事業部。原中信證券自營業務出身、現任職專戶部的孔令國,原南方基金地產研究員王霞、原建信基金邱杰近期已加入公司,帶領另外三個事業部。

各事業部之間依據投資特色區分,例如原任職中郵基金,現任前海開源執行投資總監徐立平有著TMT行業研究背景,其管理的事業部將重點圍繞TMT布局;劉靜則打造以固定收益為主的事業部。

“目前事業部剛起步,每個事業部只有基金經理一個成員。”一位接近前海開源的人士表示,未來公司戰略看好軍工、大海洋經濟、農業、健康文化產業、互聯網、TMT等投資領域,或將圍繞上述領域搭建事業部,基金經理也將擴充自己的團隊。

除了投資部按照事業部模式劃分,公司研究、渠道等部門仍處于統一管理之下。“公司有獨立的研究部,共有10名研究員,負責給各個事業部提供所有的研究支持。”羅大林表示。

“研究員數量目前并不算多,單獨配置給事業部并不現實,此外考慮到資源協調,其余部門也由公司統一管理,未來將視情況而定。”前海開源一位人士稱。

“人事安排上,公司保留事業部主管的任免權,而具體到事業部內部人員的任職與離任,各個事業部具有獨立的決策權。不排除有基金經理助理或研究員表現出色,事業部將其提升為基金經理。”羅大林說。

自負盈虧尚未實現

事業部架構雛形已建,但距離真正實現自負盈虧的管理模式,仍有一段路要走。

“事業部運作需要建立在盈利基礎之上,目前單個基金管理規模較小,無法覆蓋事業部員工工資以及渠道等各方面成本,因此公司的成本收益還是統一核算。公司一起步就實施獨立核算并不現實,初期運作成本完全由事業部承擔的話,難以吸引人才。”羅大林稱,未來事業部獨立核算的過程中,渠道、研究等支持部門的成本以何種比例計入單個事業部,目前仍在探討之中,尚未確定。

收入分成上,前海開源欲將事業部凈收入的30%分給事業部團隊,而將來公司對事業部也會有盈利水平的考核。

“今年公司運營成本與去年相比,呈幾何式增加。”上述接近前海開源人士表示。而未來公司資產規模的增長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前海開源事業部真正獨立運作、獨立核算的進程。

今年,前海開源已經成立了事件驅動混合、可轉債基金,正在發行前海開源中證軍工指數基金,全年計劃發行10款產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徐皓陸慧婧發自上海 在明星基金經理流失、行業發展進入瓶頸期等多重壓力之下,事業部改革成為基金公司組織架構調整的突破口。 2012年底成立的前海開源基金正在推行由單個基金經理領導的事業部制度。隨著投研人員不斷擴充,前海開源如今已成立九大事業部。但前海開源投資決策委員會執行主席羅大林稱,目前公司仍是統一核算,事業部制還處于搭框架的階段。“沒有一定的規模積淀,事業部還難以進入自負盈虧的實質性階段。”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此前加盟前海開源的原南方基金副總、投資總監王宏遠或將出任公司聯席董事長。 九大事業部雛形初現 作為次新基金公司,成立伊始即推出投研事業部制度的前海開源,目前進展如何,備受外界關注。 近日,羅大林向記者介紹了公司目前的事業部架構。有別于按照資產類別劃分事業部模式的基金公司,前海開源事業部是按照成員劃分,即一個基金經理對應一個事業部。一個事業部下面有主管事業部的基金經理、基金經理助理以及研究員等成員。 “目前,包括專戶投資經理在內,前海開源共有10個基金經理,已經成立九大事業部。”羅大林介紹。 兩位原長盛基金經理、現任前海開源聯席投資總監丁駿、劉靜,原中信證券交易與衍生產品業務部副總裁、投資經理助理、現任前海開源聯席投資總監李東騫,以及前海開源事件驅動靈活配置基金經理唐文杰、公司執行總監徐立平、專戶投資經理葉戎分別牽頭六大事業部。原中信證券自營業務出身、現任職專戶部的孔令國,原南方基金地產研究員王霞、原建信基金邱杰近期已加入公司,帶領另外三個事業部。 各事業部之間依據投資特色區分,例如原任職中郵基金,現任前海開源執行投資總監徐立平有著TMT行業研究背景,其管理的事業部將重點圍繞TMT布局;劉靜則打造以固定收益為主的事業部。 “目前事業部剛起步,每個事業部只有基金經理一個成員。”一位接近前海開源的人士表示,未來公司戰略看好軍工、大海洋經濟、農業、健康文化產業、互聯網、TMT等投資領域,或將圍繞上述領域搭建事業部,基金經理也將擴充自己的團隊。 除了投資部按照事業部模式劃分,公司研究、渠道等部門仍處于統一管理之下。“公司有獨立的研究部,共有10名研究員,負責給各個事業部提供所有的研究支持。”羅大林表示。 “研究員數量目前并不算多,單獨配置給事業部并不現實,此外考慮到資源協調,其余部門也由公司統一管理,未來將視情況而定。”前海開源一位人士稱。 “人事安排上,公司保留事業部主管的任免權,而具體到事業部內部人員的任職與離任,各個事業部具有獨立的決策權。不排除有基金經理助理或研究員表現出色,事業部將其提升為基金經理。”羅大林說。 自負盈虧尚未實現 事業部架構雛形已建,但距離真正實現自負盈虧的管理模式,仍有一段路要走。 “事業部運作需要建立在盈利基礎之上,目前單個基金管理規模較小,無法覆蓋事業部員工工資以及渠道等各方面成本,因此公司的成本收益還是統一核算。公司一起步就實施獨立核算并不現實,初期運作成本完全由事業部承擔的話,難以吸引人才。”羅大林稱,未來事業部獨立核算的過程中,渠道、研究等支持部門的成本以何種比例計入單個事業部,目前仍在探討之中,尚未確定。 收入分成上,前海開源欲將事業部凈收入的30%分給事業部團隊,而將來公司對事業部也會有盈利水平的考核。 “今年公司運營成本與去年相比,呈幾何式增加。”上述接近前海開源人士表示。而未來公司資產規模的增長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前海開源事業部真正獨立運作、獨立核算的進程。 今年,前海開源已經成立了事件驅動混合、可轉債基金,正在發行前海開源中證軍工指數基金,全年計劃發行10款產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 日本一道本日韩 | 日本熟女乱子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视频 | 中文乱码在线播放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