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2-08-04 16:20:27
長沙樣本,拓展一條經濟穩增長的新思路。從這個行政區劃的投資政策起步,地方版”4萬億“一旦展開,資金來源如何?效應如何?會是前一個”4萬億的續集或升級版嗎?
以上項目絕大多數是長沙力爭在“十二五”期間要完成的。未來五年8292億元的投資額平攤到每年是1658億元。該規模占2011年長沙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52%左右。基于長沙這些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30%左右的歷史表現,并考慮到“十二五”期間投資增速不會明顯下行到低于20%,這195個項目占“十二五”期間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0%左右,這一投資計劃并不顯得過分。
長沙8292億元的投資項目,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來源?
從銀行貸款看,銀行貸款占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的比重已從2000年左右的20%降至2011年的13%。假設8292億元的投資資金有15%是靠銀行信貸來籌集,那么需要1200億新增信貸資金。而“十二五”期間長沙年均1500億新增中長期貸款是比較可能的,即五年約7500億新增信貸。這些項目所需信貸資金占總新增信貸16%,并不算高。
再看基建資金來源。由于中長期貸款中30%左右投向基建,30%投向房地產,另外40%投向其他方面。以“十二五”期間年均長沙1000億中長期貸款計,那么每年大概300億投放給基建項目,5年共計有1500億,完全能覆蓋十大基礎設施714億的資金。
長沙的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2010年和2011年實現了高增長,增速都在30%左右。即使在經濟環境較差的2008年和2009年,增速也有20%。今年前5月,長沙的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速為17.4%,從月度數據趨勢上看已經止跌企穩,接下來應該能有所反彈。預計未來幾年,長沙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速應當能在20%~30%。
2011年長沙土地出讓金收入高達224億。雖然2012年以來長沙土地出讓金收入出現了大幅下降,但降幅比之前已經放緩。隨著房地產銷量的回暖,土地出讓金收入將會有所改善。未來幾年,土地出讓收入增速應當會比前幾年低一些,可能降至10%的增速水平。另外,長沙還通過發行城投債和基礎建設信托等方式為投資項目融資。
整體來看,這195個重點項目的資金來源可以總結如下:一是“十二五”期間的信貸占比并不高;二是預計“十二五”期間地方財政會保持平穩,只是略微下滑;三是土地出讓收入增速會下滑,但可通過城投債和基建信托等方式對沖。因此,我們認為,長沙公布的重點項目大概不會面臨明顯資金短缺,未來幾年長沙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會較高,和2011年26%差不多,預計“十二五”期間增速為25%。
“4萬億”資金來源
地方版“4萬億”,資金來源總體有騰挪空間。信貸有所松動,非信貸融資渠道在拓寬。按正常進度,2012年新增信貸將達8萬億~8.5萬億,社會融資總量將達13萬億。而全年人民幣信貸余額將達64萬億元。
從寧波、南京到長沙,地方穩增長政策相繼出臺,如果故事繼續演繹下去,我們需要考慮:地方版“4萬億”會不會面臨明顯的資金缺口?其經濟效應大致如何?是否會導致經濟結構的進一步惡化?下面我們從有關方面逐一分析: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