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8 01:27:52
剛剛過去的10月,A股市場構筑雙底形態,并從2307點開始了反彈,10月份上證指數月漲幅達4.62%。然而,國內證券業龍頭中信證券(600030,收盤價12.2元)卻在10月份虧損1.4億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這也是今年該公司首次出現月度虧損。
今年首現月度虧損今年上半年,中信證券每股收益0.3元,凈利潤29.7億元,同比增長13.12%。但是,從第三季度開始,由于市場低迷,中信證券的業績也開始出現大幅下滑。
今年7~9月,中信證券每股收益僅為0.04元,環比大降71%,其主要原因就是自營業務虧損。三季報顯示,公司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共減少6.6億元,對當期利潤構成重大負面影響。
今年前三個季度,中信證券分別實現凈利潤為13.57億元、16.16億元和3.6億元,與二季度相比,三季度凈利潤大幅下滑近8成。而今年10月份,中信證券再次爆出月度虧損1.4億元,這也是公司今年首次出現月度虧損。
上半年,中信證券業績表現突出,自營業務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到了下半年,由于A股市場大幅走低,自營業務反而成為拖累業績的主要因素。
減持股權類投資 滬指十月大反彈今年10月,上證指數在兩次探底后,于2307點展開了較有力的反彈。到10月末,上證指數報收于2468.25點,月漲幅4.62%,這也是今年以來上證指數單月上漲幅度最大的一個月。然而,為何在10月月份,中信證券卻虧損了1.4億元?
中信證券表示,10月份出現虧損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10月交易日相對較少,交易量環比下降,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經紀業務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公司減持了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主要為股權類投資),該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因二級市場的持續低迷致使其賬面價值下降,減持出售導致當月利潤表中反映為投資虧損。中信證券指出,減持股權類投資旨在調整二級市場交易策略,并為未來創新交易產品業務做準備。
相關新聞東北證券10月虧損4677萬元每經記者 曾子建今年前三季度,東北證券(000686,收盤價18.51元)虧損1841萬元,成為上市券商中唯一虧損券商。而在剛剛過去的10月,東北證券繼續虧損4677萬元。與中信證券類似,東北證券虧損的主要原因,依然是自營業務造成。最近兩個月,東北證券累計虧損金額超過1億元。
東方證券分析師王鳴飛認為,由于A股市場疲弱,東北證券已經連續兩個季度虧損,經紀業務下滑、自營業務虧損是主要原因。
長江證券(000783,收盤價9.33元)11月7日晚間公布10月份經營情況。2011年10月公司母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5億元,凈利潤1.07億元;光大證券(601788,收盤價12.78元)11月7日晚間公布10月份經營情況。2011年10月公司母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億元,凈利潤1.5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