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0-03-19 19:07:54
針對北京市國土局設立的“競買條例增加配建保障房和公益性設施建設要求”的規定,易小迪表示,保障房與商品房最好分開建設,他還認為,保障房與商品房的區別主要在拿地價格上,不贊同保障房由政府建設。
每經記者 張敏 徐奎松 發自無錫、北京
19日上午,北京市國土資源局發布了土地供應新措施,宣布暫停熱點地區高價土地的交易。這一措施究竟能不能起到“穩定土地市場,改進土地交易方式,控制非理性土地競價,設立地價合理區間”等目的?
在今日舉行的“2010中國房地產(無錫)高峰論壇”間隙,陽光壹百置業集團總裁易小迪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政府意識到土地市場過熱,這是好事。
他透露,按照如今的地價,開發商投入到土地購置的費用,占銷售收入的50%,若不改變現有的土地供應模式,未來十年將是土地市場的“泡沫時代”。但他同時又表示,由于未從根本上緩解土地市場的供需矛盾,北京國土局此舉“治標不治本”。華遠地產總裁任志強也向每經記者表示了同樣的看法。
針對北京市國土局設立的“競買條例增加配建保障房和公益性設施建設要求”的規定,易小迪表示,保障房與商品房最好分開建設,他還認為,保障房與商品房的區別主要在拿地價格上,不贊同保障房由政府建設。
易小迪還建議,放開土地一級開發市場,并取消對企業拿地資格的限制,政府只需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服務。
北京市京華律師所律師秦兵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毫不猶豫地說,北京國土局出臺的臨時措施不會解決高房價問題,最大意圖是平息民怨。
北京暫停熱點地區土地交易的通知,會對市場會帶來那些影響?秦兵分析,首先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剛被停拍的兩塊土地是不是被列入暫停之內?二是暫停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企業按照《國有土地管理法》已經取得了土地使用權,也是按照《招投標法》公開拍賣的,現在暫停拒絕履行合同,政府要不要承擔責任?三是暫停究竟有沒有效果?意義是什么 ?我認為,從國土局發布的暫停文字內容看,沒有實質性說法。
18日,國務院國資委宣布保留中糧、保利等16家央企從事房地產開發,其余央企在完成現有開發項目后退出。對此,任志強表示,此舉不能禁止地王頻出的現象。他表示,一些央企拿了幾千畝地,20年都開發不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