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4 20:18:12
繼成都農商行后,廣州銀行近日也撤回了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申請,目前排隊的銀行機構僅剩蒙商銀行。同時,今年還有6家券商撤回了同類申請,券商機構資格申請“退潮”更明顯。專家稱,這主要與監管環境變化、準入門檻提高有關。此外,行業競爭加劇、“馬太效應”顯現,也讓部分銀行在戰略上做“減法”。
每經記者|趙景致 每經編輯|魏文藝
在成都農商行年內撤回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申請后,近日廣州銀行也撤回了該申請。
從證監會近日發布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及審核情況公示》來看,目前排隊申請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的銀行機構僅剩蒙商銀行。
“掉隊”的不止銀行。除了成都農商行、廣州銀行外,今年還有6家券商撤回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申請。
近日,證監會發布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及審核情況公示》顯示,排隊申請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的機構僅剩兩家,分別是蒙商銀行和東吳證券,這兩家機構的申請材料接收日分別為2021年1月28日和2022年10月17日。
圖片來源:證監會網站
與此前公示表相比,本次廣州銀行從排隊中撤回。據悉,廣州銀行于2022年開始申請,證監會當年8月接收申報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在廣州銀行之前,今年成都農商行已撤回了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申請。
資料顯示,廣州銀行為廣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法人城商行,截至2024年末,廣州銀行資產規模8548.05億元,各項存款余額4934.65億元,各項貸款余額4621.14億元,營業收入137.85億元。成都農商行則為副省級城市農商行,截至2024年末,全行資產總額超9100億元。
與銀行相比,券商機構資格申請“退潮”更為明顯。截至2024年底,排隊申請基金托管資格的券商一度多達7家,分別是西部證券、財信證券、東興證券、湘財證券、東北證券、渤海證券、東吳證券,而目前這一數字銳減至1家。
對于銀行、券商機構紛紛撤回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申請,北京財富管理行業協會特約研究員楊海平通過微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主要是監管環境變化,基金托管準入門檻提高。
據悉,今年4月,證監會發布《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完善基金托管機構準入門檻。
具體來看,一是強化實質展業能力要求,增加“具備實質開展基金托管業務能力及可持續商業模式,最近一年總資產規模或者權益類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居于行業前列”的要求。
二是強化合規風控能力要求。一方面,要求申請人最近三年監管評級在2級或A類以上;另一方面,提高凈資產要求,要求商業銀行凈資產不低于500億元,證券公司及其他金融機構凈資產不低于300億元。
托管業務是銀行重要的中收業務,可以收取賬戶管理等服務費。在利率下行背景下,既可以拓寬銀行的收入來源,優化業務結構、拓展業務空間,又可以獲得資金沉淀、提升客戶粘性。
近年來,公募基金規模持續增長,截至今年8月末首次突破36萬億元大關,達到36.25萬億元,托管業務需求也隨之增加。由于有著客群優勢,區域性銀行、外資銀行近年紛紛搶灘基金托管市場。
本次撤回申請的廣州銀行,就于2022年申請該資格,而同年開始申請的銀行還包括法巴銀行(中國)、長沙銀行。
銀行撤回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申請,除了門檻提高外,基金托管競爭加劇、“馬太效應”顯現或許也是一方面原因。楊海平表示,與以往不同,基金托管對中小銀行的適配程度發生了變化,部分銀行便在戰略上做“減法”,將部分業務板塊砍掉。
在凈息差收窄背景下,“砍掉”業務就相當于減少了收入來源。楊海平表示,這也是中小銀行面臨的困境之一。行業競爭壓力不斷加劇,中小銀行拓寬收入渠道的備選項并不多,在獲取新業務牌照受限背景下,就更需要在本土特色化業務場景方面下功夫。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