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2 16:15:09
日前,理想汽車對其自動駕駛部門組織架構進行重新梳理,拆分為11個二級部門,包括新設立的基礎模型、VLA模型等。理想汽車自動駕駛研發負責人郎咸朋表示,此次調整旨在以更高效率實現技術突破和產品落地。此外,理想汽車還新增創新業務部,負責對外技術合作等。業內認為,此次調整或為適配新的研發節奏。
每經記者|孫磊 每經編輯|裴健如
日前,有報道稱,理想汽車近期對其自動駕駛部門的組織架構進行了重新梳理。在本次調整中,理想汽車拆分了原來的三個二級部門:將模型算法團隊拆分為基礎模型、VLA模型、模型工程三個部門;將量產研發團隊拆分為量產交付、軟件研發、主動安全三個部門;將數據閉環團隊拆分為數據平臺、數據標注兩個部門。另外兩個二級部門——規劃管理和AI評測運營繼續保留。
針對此消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理想汽車方面進行求證,對方確認了該消息的真實性。
據悉,理想汽車自動駕駛研發負責人郎咸朋在致自動駕駛部門的內部信中明確了此次組織架構調整的目的——“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質量實現技術突破和產品落地,使自動駕駛的組織向AI組織持續演進”。
記者了解到,理想汽車董事長、CEO李想將公司輔助駕駛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該公司自2021年起自研依賴規則算法和高精地圖的輔助駕駛,類似“昆蟲動物智能”;第二階段是其自2023年開始研究、并于2024年正式推送的端到端+VLM(Visual Language Model,視覺語言大模型)輔助駕駛,接近“哺乳動物智能”;第三階段則是VLA模型(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視覺語言行動模型),它將正式開啟“人類智能”階段,通過3D和2D視覺組合,完整地看到物理世界,而不是像VLM,僅能解析2D圖像。
今年9月10日,理想汽車OTA8.0版本車機系統正式推送,輔助駕駛、智能座艙和智能電動迎來升級。其中,理想汽車自研的新一代輔助駕駛技術架構——VLA司機大模型,向理想MEGA和理想L系列AD Max車型全量推送。
李想表示,VLA司機大模型是理想汽車的第三代輔助駕駛技術(第一代是規則,第二代是端到端,第三代是VLA),而VLA之所以被命名為司機大模型,是因為它“看得懂道路狀況,聽得懂人類指揮,記得住車主習慣”,更像一個真人版的私人司機。
從此次調整來看,VLA模型被單列為自動駕駛事業部下的二級部門。有觀點認為,技術路線一旦清晰,市場留給玩家的窗口期就迅速收窄,組織架構必須同步“變形”,才能適配新的研發節奏。
除上述分拆之外,理想汽車還新增了創新業務部,負責對外技術合作與預研、海外發展等。該部門由原數據閉環負責人佘黨恩管理。這也意味著,理想汽車在此次調整中將自動駕駛部門拆分為11個二級部門。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