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 15:46:00
每日經濟新聞 張強 每經編輯|趙博淵
天府高新產業園(籌) 圖片來源:達霄羽 攝
內燃機最高節油20%、減排60%,核能產業規模達14億元,落地國省級重大創新平臺5個……作為成都市先進能源產業鏈的重要承載地,四川天府新區正從可控核聚變延伸至智能電網,從大科學裝置集聚走向龍頭企業匯攏,推動新型能源裝備產業加快向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近日,位于天府高新產業園(籌)的成都泰華中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泰華中成)與四川光寶禾谷能源有限公司(簡稱:光寶禾谷能源)聯合發布內燃機智能控制混燃增效系統。
從實際效益看,按運輸車輛測算,用戶6-12個月即可通過燃油節約覆蓋系統硬件成本。若全國10%的內燃機應用該技術,每年可節約1000萬噸石化資源,同步實現生物質燃料種植環節每畝2噸以上的節碳效益。
據介紹,天府新區聚焦可控核聚變、分布式光伏、智能電網等產業鏈細分領域,已落地核聚變技術研發基地、電磁驅動聚變大科學裝置、天府永興實驗室等國省級重大創新平臺5個,聚集四川天府聚變能源有限公司、天齊鋰業全球研發中心等重點項目24個。以重大創新平臺為引領,吸引先進核能上下游產業集聚,協力打造聚變能源未來產業園。累計招引落地中核四〇四成都核技術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泰華中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省工程裝備設計研究院等6個重點項目,先進核能產業規模達14億元,正努力打造涵蓋聚變全產業鏈的核工業創新體系。
在具體領域,天府新區錨定國家戰略發展方向,積極推進聚變產業發展布局,連片規劃了6.4平方公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基地,集中落地核聚變技術研發中心、電磁驅動聚變大科學裝置、準環對稱仿星器等國省級創新平臺,創新資源集聚和成果產出態勢居全國前列。
下一步,天府新區將進一步聚焦先進能源和配套裝備產業鏈實施延鏈補鏈強鏈行動,推動人工智能、5G等技術與新能源產業鏈深度融合,加快建設數智能源和先進核能的創新策源和產業高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