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1 21:05:56
9月11日晚間,交大昂立公告稱,公司于9月10日收到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二審《民事判決書》,二審法院駁回子公司上海仁杏全部上訴請求及原審被告反訴請求,維持原判。糾紛源于2023年7月多家民非機構稱仁恒醫養管理服務減弱、構成違約并解約。交大昂立否認,稱對方違反誠信原則,并提起訴訟,但一審、二審均敗訴。交大昂立表示不服,將提出再審申請。
每經記者|黃海 每經編輯|董興生
糾紛持續兩年有余,交大昂立醫養板塊民非機構(指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民辦非企業單位)解除合同糾紛案迎來最新進展。
9月11日晚間,交大昂立(600530.SH,股價7.75元,市值60.06億元)公告稱,公司于2025年9月10日收到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關于上述案件的二審《民事判決書》。據判決書,二審法院駁回交大昂立子公司上海仁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仁杏”)全部上訴請求及原審被告的反訴請求,維持原判。
2023年,因多家民非機構單方面解除合同,上海仁杏曾起訴多家民非機構及相關人員。今年4月,上海仁杏的全部訴求以及被告的反訴請求均被一審法院駁回。
“公司對目前法院判決表示不服,將會積極委托律師繼續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交大昂立稱。
交大昂立與多家民非機構之間的淵源,始于2019年。
2019年3月,交大昂立審議通過收購上海仁杏的相關議案,以6億元對價收購上海仁杏全部股權,其中包括由上海仁杏提供管理咨詢服務的多家民非機構,其中包括蘇州吳江盛澤慈愛護理院、南通市崇川區常青樂齡老年護理院、南京市鼓樓區僑馨人家養老公寓、南京僑馨護理院、蘇州吳江惠生護理院、紹興康復醫院及上海瑞通護理院。
2020年4月2日,各民非機構、上海仁杏及其子公司霍爾果斯仁恒醫養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恒醫養”)簽署了《“管理咨詢服務”轉讓協議》,上海仁杏將其在“原管理咨詢服務協議”項下的權利義務全部轉讓給仁恒醫養。同日,各民非機構與仁恒醫養簽署了《管理咨詢服務協議》。
變數發生在2023年7月。據交大昂立公告,2023年7月6日,仁恒醫養收到上述各民非機構《違約告知函》。各民非機構聲稱,自2022年8月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后,仁恒醫養提供的管理咨詢服務明顯減弱,尤其在“財務管理”“形象策劃及營銷推廣”及“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未能及時響應機構的服務需求,提供的管理服務亦未能滿足機構需求。
多家民非機構還特別提及,2023年3月份以來,與機構對接并常年向其提供管理服務的仁恒醫養管理、專家團隊陸續離職后,仁恒醫養沒有指派任何醫養行業內的專家向機構提供管理咨詢服務,停止履行《管理咨詢服務協議》項下的管理咨詢服務義務,導致機構的各項管理工作缺位,日常運營遇到極大困難。
基于以上種種,多家民非機構認為仁恒醫養的行為構成違約。2023年7月18日,4家民非機構進一步遞送了《合同解約通知書》,拒絕支付咨詢管理服務費。
對于民非機構所言之事,交大昂立方面予以否認,并表示實為前者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試圖單方面解除合同,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的托辭。
交大昂立方面稱,截至2023年7月,仁恒醫養未停止向各民非機構提供咨詢管理服務,仍一直沿用各方在收購完成后即一貫認可并運行至今的管理服務模式,并沒有做出任何改變。此外,在相關管理人員、專家離職后,公司立刻對相應崗位人員進行了增補。
眼見無法獲得來自各民非機構的經營收益,作為應對手段,交大昂立方面就上海仁杏與各民非機構及相關方簽訂的《權益轉讓協議》《管理咨詢服務協議》的法律效力提起了訴訟,訴請法院判決上海仁杏與前述7家民非機構及相關方在2019年1月上旬簽署的《權益轉讓協議》《管理咨詢服務協議》無效。
據交大昂立2024年年報,訴訟理由方面,交大昂立的依據主要有二:其一是各民非機構為公益目的和非營利目的而成立的社會服務機構,屬于非營利法人,屬于捐助法人。無論是出資人、設立人或者理事會均不享有任何財產性權益,相關權益不可作價轉讓;其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私分或挪用其資產”。
但最終,一審及二審法院均將交大昂立方面的訴求駁回。
提及終審判決的影響,最新公告中,交大昂立表示,鑒于公司訴請未獲法院支持,各民非機構單方面解除管理咨詢協議、拒絕支付管理費,公司未來預計將無法獲得醫養板塊中關于民非機構的經營收益。還表示,公司對目前法院判決表示不服,將會積極委托律師繼續向法院提出再審申請。
根據公司2021年年度報告披露,2021年度各民非機構確認咨詢管理費收入合計約5665.43萬元,占公司2021年總營業收入的15.63%。公司已在2022年年度報告中對各民非機構管理咨詢服務費未來經營收益權全額計提了減值準備,不會對公司2025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產生重大影響。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20223847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