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27 23:23:56
2025年上半年,新茶飲品牌古茗交出上市后首份中期成績單,收入達56.63億元,同比增長41.2%;凈利潤16.25億元,同比大增121.5%。業績增長得益于門店擴張、單店效率提升及供應鏈與數字化沉淀。截至6月30日,古茗門店總數達11179家。
每經記者|王紫薇 每經編輯|董興生
8月26日,新茶飲品牌古茗(01364.HK)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中期成績單。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達56.63億元,同比增長41.2%;凈利潤為16.25億元,同比大增121.5%,甚至超過去年全年水平(14.79億元);基本每股凈收益為0.72元,同比提升84.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古茗的這份“炸裂”成績單得益于三條“增長鏈”:一是大舉擴張門店網絡,二是單店效率提升,三是供應鏈與數字化沉淀。
而行業人士向記者分析,這三條互相驅動的“增長鏈”是古茗實現增長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今年下半年的行業競爭加劇,外賣平臺補貼戰升級、加盟商回報周期拉長等風險因素,可能對古茗的增長節奏構成挑戰。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在瑞幸門店達到1萬家時,其品牌規模效應開始顯現。在此次報告期內,古茗門店數量也超過了1萬家,并且同樣展現出規模效應的威力。
所謂規模效應,是指品牌在門店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后,品牌逐漸積累了更強的獲客優勢,從而可以提高營收;而廣泛密集的門店形成的門店網絡,還將不斷攤薄供應鏈的運營成本,讓企業進入營收正循環。
從上半年財報來看,古茗業績增長的首要驅動力來自門店網絡的快速擴張。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古茗門店總數達到11179家,較去年同期的9516家凈增1663家,同比增長17.5%。今年上半年新開門店1570家,關閉305家,凈增1265家,平均每天新增門店數近7家。
新的門店繼續深入二線及以下城市,在古茗已有“關鍵規模”的省份繼續加大密度,并向鄰近省份擴張。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古茗81%的門店位于二線及以下城市,43%的門店深入鄉鎮市場。報告期內,古茗加盟商數量從4798名增加至5875名,同比增長22.4%。加盟店貢獻了公司95.8%的收入,成為業務模式核心。
古茗打造的供應鏈在門店擴張、加密中幫了不少忙。其75%的門店位于距離倉庫150公里范圍內,98%的門店可以做到兩日一配的冷鏈配送服務。值得注意的是,在規模效應的作用下,古茗“倉到店”的配送成本不到GMV(商品交易總額)的1%,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這種效率優勢直接轉化為加盟商的盈利能力,進而反哺門店擴張。
此外,廣泛而密集的門店開始覆蓋更多消費者。報告期內,古茗小程序注冊會員已達1.78億,季度活躍會員約5000萬。在規模擴張的同時,古茗的單店運營效率也持續提升。上半年,公司總GMV達140.94億元,同比增長34.4%;單店日均GMV從6200元提升至7600元,增幅達22.6%。更值得關注的是,單店日均售出杯數從374杯增至439杯,同比增長17.4%。
圖片來源:財報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古茗大力宣推的咖啡品類表現突出。財報顯示,上半年古茗新上16款咖啡飲品,超過8000家門店已配備咖啡機,咖啡產品線成為古茗的新增長點。
盡管上半年業績亮眼,規模效應也已跑出成績,但下半年新茶飲行業變化頗多,古茗面對的并不是一片坦途。
首先是行業競爭。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加盟品牌在下沉市場的競爭已經白熱化,不少品牌的門店“不進則退”,部分腰部連鎖品牌開始陷入門店增長困局。根據多個主流平臺的跟蹤數據,截至2025年6月底,新茶飲行業總門店數為116978間,較2024年底增長858間,門店規模整體增長0.74%。可以說,新茶飲行業上半年的門店增長幾乎停滯。
行業競爭激烈的一個表現是企業的銷售成本增加。報告期內,古茗的銷售成本達到38.77億元,同比提升41.37%。其中,“銷售及分銷開支”一項成本增加最為明顯,由去年同期的2.22億元增加40.8%至3.13億元。
古茗在財報中表示,該項支出的增長主要由于廣告與宣傳費用的增加,重點之一就是IP聯名營銷活動的開支增加。新茶飲消費行業咨詢人士告訴記者,進入2025年,新茶飲“卷”聯名已經成了常規促銷手段。
此外,更大的變化來自外賣平臺帶來的“茶飲咖啡大戰”。品牌原本有所區隔的價格帶,在外賣補貼下被迅速拉平——無論是定位20元左右的奶茶品牌,還是原本價格在15元左右的奶茶品牌,最終到用戶手中,6.9元、9.9元一杯屢見不鮮。
頻繁的價格戰和促銷活動壓縮了加盟門店的利潤空間。一位資深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堂食訂單的門店實收率可以達到90%以上。而外賣平臺的抽傭通常在20%左右,再疊加平臺活動、品牌補貼等費用,最終門店實收往往大打折扣。對奶茶咖啡門店來說,實收率是衡量盈利狀況的重要指標。
雖然外賣大戰消耗了更多物料,品牌掙的物料錢是實實在在的,但品牌的定價區間開始模糊,最終不利于品牌建設。不僅如此,一些品牌也在關注和反思,量大但不掙錢最終會損害加盟商利益,繼而傳導到品牌,最終口碑、利益還是會受損。
古茗在財報中提示了現在的風險:“現制茶飲店市場競爭激烈且發展迅速。倘若我們未能有效競爭,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或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6月30日,公司現金及銀行結余達42.69億元,較去年底增加120.5%。此外,古茗開始評估尚未建立布局的省份和境外市場的機遇。
三條增長鏈條互相協助,古茗仍在高速旋轉。然而,新茶飲行業已進入深度洗牌期,下半年競爭強度只增不減。在規模紅利之外,質量與韌性的平衡將成為公司長期發展的關鍵考驗。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