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26 08:38:19
我國衛星互聯網牌照發放倒計時;
全球首個神經重癥腦機接口臨床試驗啟動;
英偉達推最強人形機器人“大腦”,邊緣計算熱浪襲來;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彭水萍
(一)重要市場新聞
1、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道指跌0.77%,標普500指數跌0.43%,納指跌0.22%;大型科技股漲跌不一,英偉達、奈飛、谷歌、特斯拉漲超1%,英特爾跌超1%,亞馬遜、Meta、蘋果、微軟小幅下跌。中概股多數上漲,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漲0.11%;斗魚、搜狐漲逾3%,網易、高途漲近3%,百度漲逾2%,阿里巴巴漲超1%。光伏太陽能概念股走強,大全新能源漲逾4%,阿特斯太陽能漲近3%,晶科能源漲逾1%。
2、國際貴金屬期貨普遍收跌,COMEX黃金期貨跌0.23%,報3410.70美元/盎司;COMEX白銀期貨跌1.29%,報38.55美元/盎司。國際油價走高,美油主力合約收漲1.70%;布倫特原油主力合約漲1.41%,報68.17美元/桶。歐股收盤普遍下跌,德國DAX指數跌0.37%報24273.12點,法國CAC40指數跌1.59%報7843.04點,英國股市因假日休市一天。
(二)行業掘金
1、8月25日,據《IT時報》報道,相關部門近期將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正式頒發衛星互聯網牌照。“牌照的發放,意味著我國衛星互聯網商業運營邁出第一步,標志著我國低軌(LEO)衛星通信業務市場化進程即將進入新階段,將加速衛星互聯網稀缺資源的整合利用。但要實現像星鏈那樣提供衛星互聯網服務,仍需2~3年左右的時間。”近期我國航天領域頻繁傳來震撼消息,8月26日3時08分,長征八號甲運載火箭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隨后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10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點評:近期我國航天領域頻繁傳來震撼消息。高密度的發射節奏,顯示出我國衛星互聯網建設正在提速。衛星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路徑正持續清晰,商業航天發射場的投用與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的發展,將顯著降低發射成本、提升運力。2025年成為中國商業航天爆發元年。長征系列多型號火箭滾動發射,標志著我國衛星組網能力實現質的飛躍。中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92億元暴增至2024年的31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100%,增速是全球的5倍!概念股包括航宇微、天銀機電、華力創通等。
2、英偉達推出專為物理AI和人形機器人打造的NVIDIA Jetson Thor,它被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稱作是“推動物理AI和通用機器人時代的終極超級計算機”。 Jetson Thor采用英偉達Blackwell GPU,可在邊緣加速生成式AI與大型Transformer模型。 它支持包括視覺語言動作模型、大語言模型、視覺語言模型在內的各種生成式AI模型,能處理實時視頻數據流和AI推理,適用于構建可在邊緣執行視覺搜索和總結任務的AI agents。‘新大腦’邊緣AI計算平臺專為下一代人形機器人設計,將承擔‘大腦’角色,負責視覺理解、任務推理、運動控制等核心功能。
點評:2025年有望成為人形機器人開啟從0到1階段的關鍵時點,尤其是隨著宇樹、智元等行業頭部公司加速推進零部件性能升級和成本降低,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趨勢愈發明朗,2025年有望成為行業爆發起點。具身智能作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正逐步走向產業應用,推動專用機器人向通用機器人發展。隨著AI大模型加速驅動及科技公司研發積極推動,具身智能市場規模加速打開。預計未來五年,具身智能的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有望在2026年突破萬億規模。概念股包括航宇微、東土科技、漢宇集團等。
3、近日,由天津大學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與天津市環湖醫院牽頭,聯合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天壇醫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等國內頂尖醫療機構,聚焦解決腦積水精準診療這一國際性難題,共同啟動全球首個神經重癥腦機接口多中心臨床試驗。該項目以腦積水精準診療為切口,標志著腦機接口技術首次突破傳統運動和認知功能修復應用范疇,全面走向神經重癥這一全新領域,未來將推動拓展至更多醫療應用場景,為下一步神經重癥精準診療提供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方案。
點評:今年3月,國家醫保局發布《神經系統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為“侵入式腦機接口置入費”“侵入式腦機接口取出費”“非侵入式腦機接口適配費”分別立項。機構指出,腦機接口醫療服務收費機制的出臺,有望加快腦機接口的落地運用。腦機接口下游應用市場潛力大,全球腦機接口醫療應用市場規模有望在2030年達到400億美元,2040年達到1450億美元。腦機接口技術還在睡眠、康養、消費娛樂等市場具有較大潛力。概念股包括中紅醫療、冠昊生物、漢威科技等。
(三)避雷針
恒生電子:公司發布公告,公司董事蔣建圣因個人資金需求,計劃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不超過800萬股公司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0.42%,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22.12%。
博士眼鏡:公司發布公告,公司特定股東江南道計劃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3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97萬股,占本公司總股本比例0.4270%。減持原因為自身資金需求,減持期間為2025年8月29日至11月28日。
華塑股份:公司發布公告,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計劃自2025年9月17日至2025年12月16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10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0.28%。減持原因為經營需要。減持期間內,如遇公司股票停牌情況,減持時間將相應順延。
聚膠股份:公司發布公告,廣州科金聚創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已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792,209股,占比0.99%,減持均價為32.32元/股;通過大宗交易減持1,300,814股,占比1.62%,減持均價為31.68元/股。合計減持2,093,023股,占總股本的2.60%。減持后,科金聚創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