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22 19:47:40
近日,瀚川智能與華立源的設備款糾紛案一審判決結果公布。8月21日,瀚川智能公告稱,按一審判決結果,華立源需支付設備款4832.64萬元及逾期付款利息損失。8月22日,華立源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已停產停業。瀚川智能公告稱,由于判決尚未執行,對公司利潤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公司正在準備材料進一步上訴。
每經記者|黃鑫磊 每經編輯|文多
鋰電設備供應商瀚川智能(688022.SH,股價17.22元,市值30.29億元)與江西華立源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立源”)的設備款糾紛案一審判決結果于近日出爐。
8月21日,瀚川智能公告稱,一審判決結果為:華立源向瀚川智能支付設備款4832.64萬元及逾期付款利息損失,華立源還需支付律師費及財產保全保險費10.08萬元。
8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瀚川智能和華立源。瀚川智能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華立源方面接聽電話人士表示,公司目前已經停產停業,賬上資金不夠支付法院判決須付款項。
這場曠日持久的貨款糾紛,源于2021年11月的設備采購合同。
彼時,瀚川智能與華立源就電池生產線的各個子系統先后簽署了七份設備采購合同,總金額達9430萬元。根據合同約定,各個子系統設備貨款均分四期付清。
上市公司稱,2022年12月21日,所有子系統設備全部通過終驗收。
然而,貨款支付環節出現滯后。截至瀚川智能提起訴訟之日,華立源合計僅支付貨款1212.04萬元,支付比例為12.85%。
瀚川智能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華立源向其支付欠付貨款本金9104.63萬元并賠償逾期付款利息損失等。
隨著訴訟進程推進,雙方對糾紛的描述呈現出顯著差異。華立源相關負責人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也介紹了公司未支付設備款的原因。
具體情況,可參考《每日經濟新聞》2024年11月7日發布的《被指拖欠瀚川智能超9000萬元貨款 華立源獨家回應》。
8月21日,法院的一審判決出爐。
根據法院判決,華立源需向瀚川智能支付設備款4832.64萬元及逾期付款利息損失,此外需支付律師費及財產保全保險費10.08萬元,法院駁回瀚川智能的其他訴訟請求。
從判決結果看,瀚川智能的訴請僅部分得到支持。其最初主張的9104.07萬元本金中,法院支持了4832.64萬元;利息計算標準(日萬分之一,年化約3.65%)也低于其主張的1.5倍LPR(當前1年期LPR為3.00%,1.5倍為4.5%),并設置了84.81萬元的上限。
對此,瀚川智能表示,由于本次判決為一審判決且尚未執行,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需視后續執行進展而定。截至6月30日,公司已對該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3217.96萬元。
瀚川智能稱,目前公司經營管理穩定正常,上述事項不會對公司日常經營造成重大影響,本次訴訟為公司因被侵害利益而主動提請的訴訟,是公司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進行的正當舉措。公司正在準備材料進一步上訴。
8月22日,記者按照天眼查信息撥打了華立源的聯系電話。接聽電話人士稱,公司已無精力經營,正處于停產停業狀態,目前賬上資金不夠支付法院判決須付款項。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VCG21141030156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