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良種+良機+良倉 宜賓稻浪里的“芯”力量

宜賓市融媒體中心 2025-08-19 20:26:40

8月中旬的天氣依舊十分火辣,錯開高溫,下午五點,轟鳴聲在宜賓市高縣現(xiàn)代糧油農業(yè)園區(qū)稻田中奏響。

△高縣慶嶺天府糧倉基地 高縣融媒 供圖

高縣種糧大戶楊群的700畝稻田里,兩臺收割機正開足馬力穿梭。金黃的稻穗被整齊“吞入”,飽滿的谷粒如流水般傾瀉進運輸車。

“今年算是高產了,平均每天能收30噸谷子。”楊群的聲音透著喜悅。算盤在她心里打得響亮,除去成本,再加上國家補貼,每畝純收入穩(wěn)上700元,今年年收入能達50余萬元。

“我們公司在南溪區(qū)、筠連縣一共種植有3000畝水稻,預計今年收入能有300萬元。”與楊群有著同樣豐收喜悅的還有宜賓市南溪區(qū)鑫溪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鄧永洪,他說,“做的大部分是訂單農業(yè),價格比市場價高,收入還要高些。”

支撐這片豐饒土地的,是深植于宜賓沃土的“芯”力量。讓種植戶能夠高產的關鍵功勞之一便是一個名為“宜香優(yōu)2115”的水稻品種,它也是宜賓市農業(yè)科學院的金字招牌。

△南溪區(qū)天府糧倉基地 宜賓融媒記者 滕雪飛 攝

一粒種子的“逆襲”

從實驗室到千萬畝良田

“宜香優(yōu)2115”的故事,始于實驗室里一場精妙的“基因手術”。宜賓市農業(yè)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江青山指著試驗田回憶:“它的‘母親’宜香1A,融合了云南軟香米的優(yōu)質基因。科研團隊對株高偏高的原始材料施以‘核輻射手術’,輔以系列技術精準‘塑形’——降低株高、提升抗病性與品質。正是這種近乎嚴苛的選育,奠定了‘宜香優(yōu)2115’橫掃西南的基因優(yōu)勢。”

△宜賓市農業(yè)科學院的科研人員在試驗田里工作 宜賓融媒記者 喻熹 攝

這粒種子不負眾望,書寫了宜賓水稻的“高光履歷”:國家農作物“骨干型品種”(西南唯一入選)與“主導品種”雙料認證,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市級農科院品種;攬獲第十一屆中國優(yōu)質稻米博覽會“優(yōu)質稻品”、第二屆中國(三亞)國際水稻論壇“最受喜愛的十大優(yōu)質稻米品種”“十大優(yōu)質秈型超級稻品種”“中國農產品百強標志性品牌”、四川省“稻香杯”優(yōu)質米特等獎等榮譽。4次被四川省政府和省級主管部門確定為“重點推廣優(yōu)質水稻品種”,連續(xù)27次入選部省級主導品種。

“‘宜香優(yōu)2115’在我們宜賓得到了大面積推廣應用,它的年推廣面積我估計應該是在20萬畝左右,占宜賓優(yōu)質稻面積20%左右。”江青山說,“宜香優(yōu)2115”目前推廣面積是全國第六,西南第一

“近10年我們主要種的是‘宜香優(yōu)2115’,它的優(yōu)勢是抗倒伏、產值高、口感好,每年都有人來找我們預定這個品種。”鄧永洪對該品種贊不絕口。

以它為支柱,宜賓市農業(yè)科學院在“天府糧倉·百縣千片”高產行動中大放異彩。2024年在三江新區(qū)江南鎮(zhèn)百畝超高產攻關點,創(chuàng)建了“中稻—再生稻”兩季畝產1267.8公斤的川南高產典型。

創(chuàng)新永不止步

瞄準未來的“種子方陣”

金色稻浪翻滾之際,宜賓市農業(yè)科學院的科研人員已在為下一季乃至未來十年埋首耕耘。

機械化收割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宜賓融媒記者 滕雪飛 攝

在試驗田里,宜賓市農業(yè)科學院助理研究員韓冬等正頂著烈日,細心觀察著新育成的矮稈品系“興香A”。

“我們目標很明確——篩選更能扛住宜賓高溫伏旱‘烤’驗的品種。”韓冬告訴記者,今年通過省級鑒定的“興香A”,株型緊湊、品質優(yōu)良,特別契合機械化、集約化生產的時代需求,為培育下一代“明星稻”打下關鍵基礎。

△在實驗室等待“考試”的水稻種 宜賓融媒記者 喻熹 攝

“我們的目標始終如一,培育出好吃、好看、好種的水稻。” 實驗室里,助理研究員李恒進正帶領團隊對雜交組配的新品系進行嚴格“面試”。不育系母本與恢復系父本強強聯(lián)合的“后代”們,正經歷田間與實驗室的“雙重考試”。

目前,該院在多個區(qū)(縣)建立的科研基地里,50個新品種(含21個自育品種)正蓄勢待發(fā),一個強大的“種子方陣”已然成型。

顆粒歸倉“技”護航

智慧鏈條鎖住每一粒豐收

豐收的喜悅,不僅洋溢在田間,更延伸至現(xiàn)代化的糧倉與車間。在高縣現(xiàn)代糧油農業(yè)園區(qū),新建成的倉儲與烘干中心構成堅實的“后盾”,這座“糧食銀行”科技含量滿滿。

△位于高縣慶嶺的智能化加工烘干中心 高縣融媒 供圖

“2500平方米的倉儲中心,可集中存儲8000余噸谷物,徹底改變過去分散存儲、條件參差的局面,大幅降低損耗,鎖住品質。3600平方米的烘干中心,日烘干稻谷可達165噸。”高縣農富文化旅游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李書婷介紹,無論晴雨,新收稻谷都能第一時間“桑拿排濕”,告別霉變風險。

此外,該中心的大米加工產能也十分可觀,日產大米可達到80余噸。這意味著稻谷能快速轉化為可直接進入市場的大米,縮短產業(yè)鏈條,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更令人振奮的是,該園區(qū)內正加速推進一項丘陵農機農藝融合革命。宜賓市農業(yè)科學院聯(lián)合多方力量,利用北斗導航與自主研發(fā)的專用機械,開發(fā)了中稻—再生稻專用機栽機收等核心技術,破解了中稻—再生稻機收高碾壓的“老大難”,實現(xiàn)機栽機收同軌率超90%,碾壓率有望降至20%以下,理論上甚至趨近于零。該項目不僅直接提升單產效益,更被視為提升區(qū)域農業(yè)新質生產力與綜合競爭力的關鍵引擎。

△又到一年豐收季 宜賓融媒記者 滕雪飛 攝

從改良的稻苗,到轟鳴的收割機,再到高縣園區(qū)智能化的糧倉——宜賓“藏糧于技”的答卷,是一條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金色鏈條”。種子是農業(yè)的“芯片”,農機是騰飛的翅膀,儲加是價值的升華。當良種、良機、良倉深度融合,每一寸土地蘊藏的潛能將被科技喚醒,豐收的基石便愈加穩(wěn)固。這,正是端牢中國飯碗的宜賓底氣。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第一 | 亚洲天堂Av免费片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码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