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16 10:06:04
北京時間16日凌晨,普京和特朗普舉行阿拉斯加會晤。會談持續了大約2小時40分鐘,但雙方尚未達成協議。國際關系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孫冰巖分析指出,此次會談俄烏雙方未達成協議,其根本原因是兩國在俄烏停火的邏輯上沒有達成一致。未達成協議但“接近”,是“體面的失敗”。
每經記者|鄭雨航 高涵 每經編輯|程鵬 易啟江 王嘉琦
“現在是結束戰爭的時候了。”
在牽動烏克蘭命運的“普特會”之前,未能坐上談判桌的澤連斯基發文寫道。
而在遙遠的阿拉斯加,美方擺出“大陣仗”迎接普京到訪。普京和特朗普的會晤,舉世矚目。
普京在會晤之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真誠地希望俄烏結束沖突。
特朗普則表示,和普京的會議非常富有成效,許多事項已達成一致,只剩下少數幾個未解決的點,“雙方尚未達成(協議),但(當下)有很好的機會”。他稍晚將會給澤連斯基打電話,通報會晤情況。
當地時間8月15日,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向福克斯新聞表示,給這次會晤打10分(滿分是10分)。
國際關系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孫冰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此次會談俄烏雙方未達成協議,其根本原因是兩國在俄烏停火的邏輯上沒有達成一致。
從股市的脆弱平衡、原油的供給迷霧到黃金的避險屬性,各類資產的未來走向,都將被“普特會”影響。
當地時間8月15日11時許(北京時間16日3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軍事基地的機場會面。這是自2015年9月以來俄總統首次踏上美國領土。
當天上午11時許,特朗普和普京先后走下舷梯。特朗普在紅毯上鼓掌迎接普京,兩人握手寒暄。
圖片來源:新華社/美聯
特朗普和普京一同登上一個標有“阿拉斯加2025”的平臺,再次握手,合影,并未回應現場媒體提問。兩人隨即一同乘坐外號“野獸”的美國總統專車前往會場。
據俄羅斯新聞社報道,普京在特朗普邀請下坐上這輛凱迪拉克牌防彈汽車。美國《紐約時報》注意到,普京的專車早早在停機坪等候,意味著雙方事先沒有商量好讓普京坐特朗普的專車。
特朗普和普京走紅毯時,兩側各停放兩架美軍F-22隱形戰斗機。美軍戰機組成編隊,從機場上空轟鳴飛過。兩人望向天空。五角大樓官員向美國廣播公司證實,組成編隊的是一架B-2隱形戰略轟炸機和4架F-35隱形戰斗機。
這也是普京與特朗普時隔6年的首次面對面會晤。原定的“一對一”會晤改為“三對三”的形式。特朗普與國務卿魯比奧、特使威特科夫一同出席。陪同普京出席的俄羅斯官員包括俄外長拉夫羅夫和總統助理烏沙科夫。
1
“普特會”談了2小時40分鐘
尚未達成協議
“普特會”小范圍會談持續了大約2個小時40分鐘。據央視新聞報道,俄羅斯負責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事務的總統特別代表德米特里耶夫表示,普京與特朗普的談判進展非常順利。俄羅斯駐華盛頓大使當天表示,俄方已準備好恢復與美國航班聯系的相關文件,目前正在進行討論。
當地時間8月15日11時20分許,美國總統特朗普(右三)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左四)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軍事基地正式開始會晤。圖片來源:新華社/美聯
隨后,普京與特朗普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
據CCTV國際時訊報道,普京表示,過去一段時間兩國關系非常艱難,已經跌至冷戰以來的最低點,有必要糾正這種情況。普京感謝特朗普的邀請,表示與特朗普進行了建設性會談,與特朗普建立了非常好的直接聯系,看到了特朗普想要理解沖突本質的意愿,俄羅斯真誠地希望俄烏結束沖突。
普京還稱,俄美達成的協議不僅會成為解決烏克蘭問題的起點,也將推動美俄恢復務實和建設性的關系。他說,重回合作軌道非常重要,美俄兩國的商業投資潛力巨大。
特朗表示,和普京的會議非常富有成效,許多事項已達成一致,只剩下少數幾個未解決的點,“雙方尚未達成(協議),但(當下)有很好的機會”。他稍晚會致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北約國家領導人以及一些他認為合適的人,通報會晤情況。特朗普稱希望美俄雙方在未來能有良好且富有成效的會晤,預計將很快再次與普京會晤。普京表示下一次會晤可能是在莫斯科。
國際關系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孫冰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分析指出,此次會談俄烏雙方未達成協議,其根本原因是兩國在俄烏停火的邏輯上沒有達成一致。“俄羅斯期望在獲得領土和烏克蘭安全方面的保證后,再談和平;而美國希望是先有了和平,再去談領土、安全方面的安排。”
孫冰巖認為,未達成協議但“接近”,是“體面的失敗”。“特朗普這樣說,其實是給未來留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2
解讀:澤連斯基何時與普京“面對面”
四方如何博弈?
此次俄美元首會晤能否給俄烏沖突按下“暫停鍵”并實現停火?又將如何牽動俄、美、烏、歐四方關系?
●選址阿拉斯加:為何是這個“俄美歷史交匯地”?
從地理上看,阿拉斯加地處北美與亞歐大陸的戰略十字路口,與俄羅斯本土隔白令海峽相望,兩國島嶼最近距離僅4公里;從歷史上看,1867年俄羅斯帝國因資金短缺,以720萬美元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成為俄美關系史上標志性事件。
據央視報道,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和阿拉斯加州州長邁克·鄧利維分別公開表示,選擇阿拉斯加作為會晤地點“符合邏輯”“再合適不過”。
那么,俄美希望借此傳遞什么信息?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烏克蘭研究室主任趙會榮向每經記者分析,這一選址背后是雙方的精準考量:
對美方而言,1867年的領土交易是一個“很完美”的結果。所以,美方選擇阿拉斯加,或旨在突顯特朗普政府在處理外交事務中的“交易”原則,即遵循“美國利益最大化”。
對俄方而言,阿拉斯加與俄羅斯本土距離近,這讓俄羅斯可以在普京出行安全保障上做更萬全的準備。
●特朗普為何著急于“促談”?
會晤前夕,特朗普對俄羅斯發出所謂“最后通牒”——要求俄烏在8月8日前達成停火協議,否則美國將啟動針對俄羅斯的新制裁。
趙會榮向每經記者指出,特朗普推動會晤,有多方面考量。
首先,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做出“上任24小時內解決俄烏沖突”的承諾未能兌現,急需通過會晤有所動作,向國內選民交代。更重要的是,明年美國會迎來中期選舉,特朗普要在此之前,盡可能給自己的所謂“政績”加分,鞏固支持基礎。
第二,自奧巴馬政府以來,美國對外戰略方向和重心始終不在歐洲,所以特朗普政府在烏克蘭問題的處理上,傾向于“凍結沖突”,減少投入,以便將資源轉向其他戰略領域。
第三,烏克蘭是美國的一張“牌”。美國可以隨時用這張“牌”做文章,調動俄歐關系。
●普京會讓步嗎?
據央視新聞報道,普京會晤前表示,如果俄美能就進攻性戰略武器控制達成共識,將有利于全球和平。這番表態看似釋放緩和信號,但趙會榮認為,在俄烏問題上,普京的立場并沒有發生本質性的調整,并且目前俄羅斯在戰場上占據優勢,在談判桌上讓步的可能性很小。
趙會榮向每經記者進一步分析稱,“普特會”對俄羅斯的重要性更多體現在俄美雙邊關系方面。普京的首要訴求或是推動美國對俄羅斯放松或解除制裁、改善外部環境等。
●澤連斯基想上談判桌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盡管澤連斯基多次強調,希望阿拉斯加會晤將“立即停火”列為核心議程,還呼吁美歐加大對俄施壓。但現實是,烏克蘭不僅無法“上桌”,還面臨內外雙重壓力。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向每經記者指出,烏克蘭希望先停火,再討論土地等其他問題,反對將領土交換作為停火先決條件。但在軍事劣勢和外部壓力下,這一立場恐難堅持,處境被動。
烏克蘭目前面臨雙重壓力。軍事上處于不利地位,軍隊消耗嚴重;同時,烏克蘭目前主要依賴歐洲援助,指望美國援助如未如愿,軍事裝備補充、作戰資源獲取等將面臨很大困難。
丁純認為,“烏克蘭當下無法直接決定自身與俄羅斯未來關系走向,陷入‘被排除在外’的困境。”
●歐洲擔心淪為“歷史注腳”
澤連斯基(左)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普特會”前夕,一名歐洲外交官在接受采訪時直言:“歐洲有可能成為歷史的注腳。”
歐洲的擔憂源于他們對俄羅斯提出的停火方案所知甚少。丁純指出,鑒于特朗普與普京雙方態度相對友好,且特朗普此前有迫使烏克蘭以土地換停火的傾向,歐洲擔心美俄私下達成協議,讓歐洲承擔巨大壓力。
“除此之外,歐洲認為,如果自己未能獲得追求的安全保障,而此時美俄關系緩和,甚至美國放松或解除對俄制裁,長遠來看,這對歐洲安全是不利的。”丁純進一步強調。
●兩位“弗拉基米爾”何時面對面?
特朗普曾提及“15日的見面很好,但更重要的是第二次會晤”,他認為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能和睦相處,實現和平。那么,兩位“弗拉基米爾”何時能坐到談判桌前?俄烏停火又可能達成哪些共識?
丁純認為,不能排除雙方在未來直接見面的可能,但核心前提是俄美關于烏克蘭問題的會談能達成結果,且該結果需讓烏克蘭和歐洲認為“實際可接受”,例如不過度損害烏克蘭主權和利益、不忽視歐洲安全關切等。“俄羅斯較急于緩和俄美關系,放松或解除經濟制裁,若能與美達成某種有利于固化俄方戰果的協議則更佳,并讓美施壓烏克蘭與歐洲;而烏克蘭和歐洲認為,切實可靠、可行的安全保證是其最核心訴求。”
3
歐美股市齊漲、黃金原油下跌
市場提前為“普特會”定價
從股市的脆弱平衡、原油的供給迷霧到黃金的避險屬性,各類資產的未來走向,都將被“普特會”影響。
本周,歐美股市走高,道指、標普500指數均一度創盤中歷史新高,道指累漲1.74%;歐洲斯托克50指數累漲1.78%。國際原油未能保住周四的反彈勢頭,周五跌超1%。此外,COMEX黃金期貨本周重挫超2%。這些跡象表明,在“普特會”開始之前,市場已經作出了樂觀的預判。
中信證券在研報中指出,若此次“普特會”僅止步于短期停火,大類資產的反應將更多是情緒面的“短線操作”,黃金、原油及美元的地緣風險溢價可能階段性回落,而歐股和美股或將迎來短暫上行。然而,一旦雙方能在解除對俄制裁等問題上取得實質性突破,無疑將對全球大宗商品的供給端構成深遠影響。
股市:美俄首腦會晤若有利于停戰,對歐股是利好
丁純認為,如果會晤在一定程度上被市場認為有利于停戰或者解決烏克蘭問題,另外美國如果放松對俄羅斯的制裁,那對于歐股來說毫無疑問是個利好。
歐洲資管公司瑞士百達多資產聯席主管沙尼爾·拉姆吉也表示,目前歐洲市場因俄烏沖突而存在的“風險溢價”可能會因任何形式的解決方案而減少,但他也警告市場不要期望過高。他指出,澤連斯基和歐洲代表并未出席本次會談,而任何最終的解決方案都需要這些關鍵方的參與。投資者正在權衡地緣政治風險、美國經濟數據和美聯儲潛在降息等多種因素,進行多空權衡。
石油:解除對俄石油出口制裁是關鍵
近期,隨著全球原油供應增長快于需求,油價已步入下跌通道。
Capital.com的高級市場分析師丹妮拉·薩賓·哈索恩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如果美俄宣布達成“建設性協議”,并部分解除對俄羅斯石油出口的制裁,市場可能會提前消化全球供應增加的預期,從而導致原油價格下跌。牛津經濟研究院的能源預測主管布里奇特·佩恩也持類似觀點。她預計,一項和平協議可能使全球原油價格每桶下跌約5美元,但她同時強調,近期達成停火協議的可能性不到30%。
ClearView Energy Partners公司的凱文·布克也對達成能讓俄羅斯能源重返市場的和平協議表示懷疑。另一種可能則是會談破裂,導致制裁進一步升級。哈索恩表示,如果談判失敗并引發新的制裁(如出口限制),油價可能會急劇上漲。佩恩也認為,更嚴厲的制裁可能將布倫特原油價格推高至每桶80美元以上。
黃金:市場早已提前反應
黃金市場早已對此次會晤做出“提前反應”。Gold Bullion公司的董事總經理里克·坎達表示,本周,現貨黃金在“普特會”前已跌近2%,因為許多投資者期待會談能帶來積極成果。他解釋說,全球沖突和貿易不確定性通常是推動金價上漲的因素,如果此次談判取得突破性進展,黃金的避險屬性可能會被削弱。
然而,坎達也警告說,如果本次會議未能取得重大進展,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再次推高金價。因此,黃金的走向將直接取決于會談是否成功緩解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丁純指出,如果本次“普特會”,雙方能夠達成一定的協議或者成果,那么油價、金價可能還會持續現在這樣的下跌趨勢,但應該不會有太劇烈的波動。“如果談判破裂,當然我認為破裂的概率是比較小的,那么毫無疑問油價可能會反彈。黃金作為一個避險的工具,價格也可能隨之上揚。”
記者|鄭雨航 高涵
編輯|程鵬 易啟江 王嘉琦
視覺|劉青彥
排版|程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