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29 20:14:40
在WAIC 2025上,各大廠商帶來AI算力解決方案。華為昇騰首次亮相384超節點,通過總線技術實現大帶寬、低時延互聯。華鯤振宇副總裁宋璇表示,公司定位為國產算力生態的技術轉化者與場景落地者。摩爾線程提出“AI工廠”理念,推出具身智能高性能算力擴展模塊。施耐德電氣提出“算電協同”三層架構。系統級方案成解決算力需求的關鍵,中國NPU、GPGPU行業或迎大發展。
每經記者|朱成祥 每經編輯|陳俊杰
站在AI(人工智能)發展的長河中,2025年可能是非常重要的節點。
2025年,被認為是AI走向大規模應用的開始,是AI智能體的元年。隨著AI應用爆發,算力芯片的需求邏輯也被重塑。推理而不是訓練,將成為未來算力需求的核心增長點。
此外,人形機器人的發展也將助推對算力芯片的需求。人形機器人分為大腦、小腦和本體,而算力芯片正是人形機器人大腦的計算核心。
在WAIC 2025上,各大廠商帶來了它們的解決方案。比如華為昇騰的384超節點,摩爾線程“AI工廠”理念,施耐德電氣“算電協同”三層架構等。
本屆WAIC,是華為昇騰384超節點的首次亮相。這款獲得WAIC 2025鎮館之寶之稱的產品,到底是什么呢?
所謂的384超節點,就是擁有384個算力卡的算力集群,該產品通過總線技術實現384個NPU(神經網絡處理器)之間的大帶寬、低時延互聯,解決集群內計算、存儲等各資源之間的通信瓶頸。通過系統工程的優化,實現資源的高效調度,讓超節點像一臺計算機一樣工作。
AI算力能否有效發揮,也需要AI基礎設施廠商的輔助。作為華為計算唯一戰略級伙伴,華鯤振宇首次參加WAIC。據了解,其為成都本土培育成長的國資控股混合所有制高新技術企業,自2020年成立以來,以“鯤鵬+昇騰”雙引擎為核心構建全棧自主計算產品體系,為千行萬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自主創新、安全可靠的超強算力支撐。
華鯤振宇副總裁宋璇表示:“AI產業中,我們定位為‘國產算力生態的技術轉化者’與場景落地者,華鯤振宇不僅要發展積累AI產品能力,更要堅定地投入到國產AI生態建設中,我們深耕鯤鵬+昇騰生態,通過與華為在服務器領域深度協同,將生態技術紅利精準輸送到千行百業。目前我們已實現整機出貨量第一,在金融、運營商、政府等領域積累了深厚實踐經驗。”
除了華為昇騰這類NPU,在當下火熱的GPGPU(通用圖形處理器)賽道,國產廠商也帶來了各自的產品。其中摩爾線程以全功能GPU為核心的“云邊端”全棧AI產品和解決方案精彩亮相,并首次提出“AI工廠”理念,旨在為AGI時代打造生產先進模型的“超級工廠”。
除了人們熟知的大模型訓練、推理外,摩爾線程也聯合合作伙伴推出的具身智能高性能算力擴展模塊,兼容主流生態,可以與各主流具身智能設備無縫對接。該模塊采用低功耗、高性能的AI SoC(系統級)芯片,為機器人提供算力支撐。
可以看出,不管是華為昇騰的超節點,還是摩爾線程“云邊端”全棧解決方案,各大廠商當下并不尋求AI算力的單卡突破,而是通過系統級方案解決問題。
在Scaling Law(規模化法則)持續生效之下,對于大規模云端算力的需求仍然持續。而隨著大模型應用的推廣和深化,對AI推理算力的需求與日俱增。若未來探索出具有大規模需求的應用場景,邊緣側、終端推理算力也將爆發。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訓練、推理芯片的大爆發,智能中心的功耗也將指數型增長。
在沐曦展臺,記者發現GPU機柜并沒有接通電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接通電源,整個展臺的電都不夠它用的。”
作為AI算力的核心基礎設施,數據中心電力消耗持續攀升,能源挑戰日益凸顯。據預測,2030年我國數據中心在用電量高情景下或突破7000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用電量5.3%。
因此,加快推進算力與電力兩大系統的協同優化,已成為數據中心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
在此背景下,《財富》全球500強廠商施耐德電氣在此次WAIC上創新性提出“算電協同”三層架構及系統化解決方案。其由底層“電力供給基礎設施”、中層“算力負荷”和上層“算電系統機制”組成,通過三層架構“算電協同”,充分挖掘算力需求側的負載靈活性,通過預測算力需求及功耗,挖掘IT(信息技術)負載靈活性、并對非IT負載開展節能優化,使算力資源高效利用,且主動參與電力供需平衡。
不管是大模型訓練還是推理,亦或是具身智能“大腦”,都對算力有著較高需求。在海量算力需求下,中國NPU、GPGPU行業或將迎來大發展。而擁有系統級解決方案,很大程度上將在這場競爭中搶占戰略制高點。
封面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