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融媒 2025-07-24 20:37:56
宣漢縣城一角。
7月23日,2025縣域經濟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會上發布了《2025中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研究成果,四川省宣漢縣再次躋身全國百強縣榜單,位列第87名,實現連續三年穩居全國百強行列;在四川省7個入圍縣中排名攀升至第三名,晉位一名。
近年來,宣漢縣認真落實省委、市委決策部署,錨定“百強晉位、沖刺千億”目標,扛牢“三大使命”、實施“五區戰略”,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惠民生,縣域經濟發展實現高位突圍。2024年,全縣GDP、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上工業增加值、固投、服務業增加值六大指標增速均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工業領跑
百億項目驅動千億產業騰飛
工業戰場的輝煌成就,源于精準的產業布局。宣漢精心構建起“2+3”產業集群:天然氣、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持續壯大,如兩棵參天大樹,為經濟發展遮風擋雨;鉀鹽鉀肥、新型儲能、精細硫化工三大潛力產業破題起勢,似三顆新星,閃耀著無限的發展潛力。
在普光經濟開發區,浙江正凱、江西贛鋒、廣東美聯、共創鋰想4個“百億級”項目的相繼入駐,全部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770億元,為宣漢打造千億級鋰鉀產業集群注入強勁動能。
為保障項目落地,宣漢創新“五個一”機制,即每個重大項目都明確一名縣領導掛帥、一套專班推進、一個方案實施、一套機制保障。宣漢縣多次舉辦“縣委書記與民營企業家面對面溝通協商”座談會,縣委書記楊勇與民營企業家代表面對面座談,共商發展大計、共解發展難題。33名縣領導帶頭下沉工地,將辦公室搬到項目一線,這樣的“一線工作法”正催生著令人驚嘆的“宣漢速度”。2024年,經開區通過“容缺審批”美聯項目手續辦理時間縮短60天;財政投入1億元激勵政策資金,支持企業技改升級。如今,宣漢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60%,成為沖刺千億的“頂梁柱”。
“宣漢鋰鉀資源潛在儲量超7億噸,但我們的目標不是簡單開采,而是打造‘礦石提鋰—正極材料—電池回收’的全產業鏈?!苯涢_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目前,園區已集聚贛鋒鋰業、正達凱等4個百億級項目,園區2024年工業總產值達590.8億元,同比增長10.53%,成為全省“畝均論英雄”效益評價第7名的標桿園區。
今年5月啟動的“百日攻堅”行動,更將項目推進推向新高度。截至目前,19個項目實現提前開工,100個重大攻堅項目完成投資38.5億元、占攻堅計劃的67.4%。
農業提效
聯農帶農共繪鄉村振興畫卷
2024年8月30日至9月1日,宣漢縣舉辦的“四川玉米高產攻關30年成果(峰城經驗)推介暨丘陵山區農機現場觀摩會”令人振奮——峰城玉米高產示范田單產突破1290.8公斤,再創歷史新高。
在“糧油+生豬”主導產業和“牛藥菌茶果”特色產業框架下,宣漢推動農業“接二連三”。2024年,新建高標準農田6萬畝,糧食總產61萬噸,居全省第7;打造“宣品天下”區域品牌,11個產品獲評“全國名優土特產”。深加工是增值關鍵:樊噲臘肉通過電商年銷1.2億元,生物降解膜每畝為農民節約成本160元,驊龍塑料的30項專利讓農產品包裝附加值提升20%。
特色產業的崛起,讓農業成為富民產業,聯農機制讓農民腰包鼓起來。南壩鎮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農戶以土地入股分紅,人均年增收8000元;龍泉土家族鄉發展中藥材種植,帶動1.1萬名脫貧群眾就業。2024年,宣漢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6%,41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串珠成鏈,入選“鄉村建設國家級樣本縣”。
桃花米賣到12元一斤,蜀宣花牛“跑”進粵港澳大灣區——這就是宣漢農業的“含金量”。近年來,宣漢縣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通過舉辦農產品展銷會、參加各類農業博覽會等方式,宣傳推廣當地特色農產品。邀請專業團隊設計農產品包裝,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形象。此外,還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認證工作,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我們正在建設盆周山區現代農業引領區,探索‘農產品加工、社會化服務、品牌培育、園區建設’四大攻堅路徑?!笨h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沖表示。未來三年,宣漢將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200億元,讓更多農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增收致富。
文旅融合
生態文化鑄強旅游經濟支撐
夜幕降臨,巴山大峽谷的《夢回巴國》實景演出場場爆滿。這臺融合全息投影、威亞等現代技術的文旅大戲,已成為宣漢文旅的新名片。
清晨的月亮坪,是被負氧離子喚醒的。被稱為“巴山之月”的巨型“人工月球”凌駕于蔥郁的林海之上,與周邊精心設計的景觀交相輝映,共同編織出如夢似幻的絢麗畫卷。520生態綠道、月麓營地等15個新業態項目,以及月光集市、樹冠云廊等網紅打卡地,不斷刷新游客體驗。
在羅家壩遺址博物館,工作人員通過現代科技手段讓文物“活”了起來?!拔髂嫌邪蛧毕盗形膭摦a品成為游客必買的伴手禮,年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
近年來,宣漢縣依托得天獨厚的巴文化資源和生態優勢,創新探索“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模式。以巴山大峽谷、月亮坪兩大景區為龍頭,同步升級峨城山、馬渡關石林等生態景區,形成“雙區引領、多點支撐”的全域旅游格局。2024年,巴山大峽谷成功創建省級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宣漢縣也躋身“全國縣域旅游百強縣”第85位。
“我們不是簡單做景區,而是在打造文旅融合的生態圈?!毙麧h縣文旅局負責人介紹,通過深度挖掘巴文化、紅色文化、土家文化等特色資源,已培育形成“文化體驗+生態康養+鄉村旅游”的多元業態體系。
同時,宣漢縣積極融入區域協同發展,與重慶開州、城口等地共建大巴山國際旅游度假區,推出“巴文化精品游”“康養度假游”“紅色研學游”三條跨區域線路。2024年以來,舉辦各類文旅活動100余場次,覆蓋川渝鄂陜黔五省市,有效擴大了客源市場。2024年,宣漢接待游客19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66億元,成為縣域經濟新引擎。
改善民生
幸福指數彰顯“百強宣漢”溫度
“再上百億臺階、再展百強風采,必須以赤誠之心增進民生福祉,讓百萬宣漢兒女真切感受到‘百強宣漢’的溫度和熱度?!毙麧h縣委副書記、縣長陳軍表示。通過創新實施“溫暖宣漢”十大行動,真正讓“經濟指標”轉化為群眾的“幸福指數”。
宣漢縣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打造了從基礎教育到職業教育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大力實施助學圓夢“扶苗育才”專項行動,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生活補助,為農村高中學校參加高考考生予以資金補助。今年,宣漢中學再次榮膺“中國縣域百強中學”稱號,縣職中入圍“全國中職50強”。
這些成績的取得,源于宣漢縣創新建立的“財政投入+社會資本”多元籌資機制。2024年,通過設立教育發展基金籌集資金1億元,完成宣漢中學鹿鳴校區等重點項目建設,新增學位3360個。同時實施的“名校+”工程,讓當地學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在宣漢縣人民醫院遠程會診中心,專家正在為鄉鎮患者進行診療。該院已連續9年蟬聯全國縣級醫院百強,2024年在西南地區排名前10強。近年來,宣漢縣以建設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為核心抓手,成功創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縣,建成“三甲”綜合醫院和“三乙”中醫院各1家,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評價連續9年居全市第一。
“我們采取‘柔性引才+本土培養’的雙輪驅動模式?!笨h衛健局負責人介紹,通過設立華西醫院專家工作站,不僅引進了高層次人才,還培養了大批本土醫療骨干。創新推出的“床旁一站式”服務,讓患者辦理出入院時間縮短了70%,真正實現了“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據了解,宣漢縣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方向,2024年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71%以上。創新實施的留守兒童“周末寄宿制”入選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創新試點工作成效顯著,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4.2%的較低水平。全縣城鎮化率逐步提高,較2023年提高1.4個百分點。普光鎮連續兩年入圍鎮域經濟西部百強,2025年排名升至第31位。成功承辦全國新型城鎮化現場會,入選“鄉村建設國家級樣本縣”,并被納入全省“20個擴權強縣、20個城鄉融合發展改革試點縣、15個市域副中心”建設名單。
“宣漢將堅定不移扛牢‘經濟發展排頭兵、產業騰飛主陣地、干部隊伍試金石’三大使命,‘建圈強鏈’抓工業、添增量,‘以工促農’抓農業、提質量,‘提振需求’抓消費、挖存量,‘儲建并舉’抓項目、蓄潛量,不斷提高縣域經濟在全國、全省的影響力和競爭力,為早日建成全國‘千億縣’努力奮斗!”站在新的起點,縣委書記楊勇信心滿滿。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