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23 22:53:00
每經記者|林姿辰 每經編輯|魏文藝
時隔3個月,A股首個民營神經專科醫療集團董事長被立案調查的消息終于有了后續。
2025年7月22日,三博腦科(SZ301293,股價49.77元,市值102.5億元)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內蒙古自治區監察委員會簽發的《變更留置通知書》,內蒙古自治區監察委員會已解除對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董事長張陽的留置措施,變更為責令候查措施。目前,張陽已回到工作崗位正常履職。
截至目前,三博腦科仍未對外披露張陽被責令候查的具體事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到三博腦科方面也未獲回復。根據此前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公司董事長調查事項為個人原因導致,與公司無關。
有“腦機接口”標簽
今年4月,《每日經濟新聞》曾在報道中(詳見《三博腦科董事長張陽被留置和立案調查 上周曾主持董事會會議》)提及張陽在業內的“資深醫院管理專家”形象,以及三博腦科在A股市場的“腦機接口”標簽。
今年6月,隨著全球首例介入式腦機接口輔助人體患肢運動功能修復試驗在三博腦科醫院福建院區完成,公司股價出現階段性上漲,6月漲幅達到16.42%。
作為一家神經專科醫療集團,三博腦科曾表示未從事腦機接口商業化產品生產研發,但侵入式腦機接口、介入式腦機接口的臨床實驗均需要通過神經外科手術完成,且三博腦科以神經外科見長,投資者對公司在腦機接口領域的布局非常關注。
根據5月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三博腦科表示,密切關注腦機接口相關技術發展趨勢,前期對國內一些具有前瞻技術和核心優勢的腦機接口及腦科學創新公司進行了考察和技術交流,目前正在洽談合作事宜。此外,公司正在積極籌備設立腦科學創新基金,與公司一起進行相關產業投資和業務協同的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中,三博腦科表示,公司腦機接口應用端相對處于初步的實驗驗證階段,包括招募實驗患者、做課題和適應癥研究,“正在探索的應用包括植物人的促醒、偏癱的肢體恢復、血管性創傷康復等,但這些還處于實驗性開展和實驗室驗證階段,距離成熟應用還有一系列驗證過程。”
另外,針對今年5月國家醫保局將部分腦機接口項目納入立項指南,三博腦科回應稱更多是引導鼓勵,短期內對公司營收影響不大。
新院區陸續投運
三博腦科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在北京、重慶、昆明、福建、成都和河南共運營了8家醫院。其中,神經專科醫院5家,綜合性醫院3家。
今年一季度,三博腦科實現營業收入3.93億元,同比增長16.78%;實現歸母凈利潤3831.36萬元,同比增長14.56%。
三博腦科表示,公司的營收及歸母凈利潤增長幅度高于行業平均值,未來的盈利增長點在于新院區。
根據7月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三博腦科在北京市朝陽區東壩籌建新院區,新院區規劃床位480張,預計將于2026年一季度完成整體搬遷和正式運營;昆明三博新院區于2025年5月完成搬遷工作并正式運營;西安三博新院區正在辦理消防驗收工作,完成后可申領衛生執業許可證照開業運營;湖南三博新院區現處于施工建設階段,待完工驗收后再擇機開業。
同時,三博腦科為了進行擴張,還在籌劃和推進并購事項。
不過,這種重資產擴張手段,往往伴隨著較長的回報周期和較高的運營風險。對于投資者關心的“新建院區爬坡期”,三博腦科表示,每家醫院情況不太一樣,需要分別看待,以福建三博為例,獲取醫保資質后,一般3年左右時間達到盈虧平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