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17 23:28:36
5月16日,豫光金鉛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在濟源市召開。公司表示,只要產品價格保持穩定或上升,對公司就是最有利的,不會主動預測價格走勢。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3.45億元,同比增長22.40%。公司認為鉛產品不存在“過剩”問題,黃金價格上漲對公司業績影響不會特別顯著,且國際貿易摩擦現階段對公司影響不大。
每經記者|王佳飛 每經編輯|魏官紅
5月16日,豫光金鉛(600531.SH,股價6.95元,市值75.77億元)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在濟源市召開。
交流環節,豫光金鉛方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是一個連續生產企業,只要產品價格保持穩定或呈上升趨勢,對公司來說就是最有利的。公司不會主動預測公司主要產品會漲到何種程度,然后據此采取行動,這種做法是比較危險的。
豫光金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佳飛 攝
豫光金鉛主要從事鉛、銅冶煉,產出鉛錠和陰極銅,同時對黃金、白銀、鋅、硫酸等有價金屬和有價元素進行綜合回收。
公司2024年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3.45億元,較上年增長22.4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07億元,較上年增長38.88%。
主要產品方面,2024年豫光金鉛在鉛產品方面實現營業收入85.06億元,較上年增長9.19%;銅產品營業收入為108.69億元,同比增長11.56%;金產品營業收入為81.26億元,同比增長52.92%;銀產品營業收入100.12億元,同比增長29.16%。
公司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24年我們堅持把高效生產作為第一根基。2024年,公司堅持投用效益渣料,減少資金占用,系統中間占用達到歷史最低。金、次氧化鋅、碲錠、冰銅、粗硒、硫酸鎳、銀錠、精鉍及粗鎘等9種效益產品產出均超額完成計劃任務。”
2024年,公司完成鉛產品產量55.56萬噸、陰極銅16.49萬噸、黃金15.13噸、白銀1566.24噸,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0.31%、7.53%、29.11%和2.25%。
對于2025年,公司介紹,計劃完成鉛產品70.20萬噸、黃金15噸、白銀1700噸、陰極銅15.50萬噸,硫酸87.50萬噸。
該生產計劃除了鉛產品比2024年實際生產量有明顯增加外,其余變動幅度不大。
2024年公司鉛產品產量的增加,主要是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西源豐有色金屬有限公司進行了二期技改,增加了10萬噸鉛產能,2025年鉛產能增加主要是這部分。而公司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的產量,主要取決于公司當年采購的原礦中的含量。
公司表示,2025年公司將以保障生產任務為核心,聚焦高效生產。同時深化創新體系建設,依托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推進高純金屬、高附加值鉛合金、貴金屬合金、極薄銅箔、金屬砷、靶材等產業技術研發和攻關,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鉛作為豫光金鉛的主要業務,公司在2024年年報中表示,據安泰科統計,2024年國內全口徑精煉鉛產量同比下降6.7%至530.8萬噸,2022年~2024年年均遞減1.5%。2023年以來,鋰基材料價格斷崖式下跌,鉛鋰電池價差不斷縮窄,甚至鋰電池低于鉛蓄電池,鋰電池替代邊際增強。
豫光金鉛如何判斷鉛的行業前景?
公司認為,這個問題其實也困擾了行業很多年。因為鋰電池等沖擊,鉛行業一度被貼上“夕陽產業”標簽。但另一方面,2010年前后鉛年產量約300萬噸~400萬噸,而2024年行業數據顯示產量已超過500萬噸,鉛產量有所增長。
公司介紹,公司鉛產品主要用于制造鉛酸蓄電池,此外行業也在開發鉛的新使用場景,例如儲能方面,鉛酸電池在高低溫環境下的可靠表現,一些大型儲能項目逐步轉向鉛電池。一些防輻射、核電站場景以及潛艇等軍工方面,鉛也可以廣泛應用。
就豫光金鉛來說,公司鉛產品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每年簽訂的長單占產量的70%以上,擁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公司的鉛產品不存在“過剩”問題。
黃金是豫光金鉛的重要產品之一。2024年,黃金價格屢創新高。豫光金鉛在年報中表示,2025年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以及通脹預期將對金價形成支撐或抑制。
對于黃金市場預期,豫光金鉛認為,產品價格上漲是最有利的情況,而價格下跌則是最糟糕的情形。但無論是黃金維持在高位還是繼續上漲,只要不出現暴跌,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影響都不會特別顯著。豫光金鉛是一個連續生產企業,只要價格保持穩定或呈上升趨勢,對公司來說就是最有利的。
公司不會主動預測黃金會漲到何種程度,然后據此采取行動,這種做法是比較危險的,可能會對資金造成重大影響,因而公司并不需要特意對黃金市場做判斷。
對于國際貿易摩擦對公司影響,豫光金鉛認為,現階段影響不大,公司的大部分產品主要面向國內市場銷售。在原材料采購方面,雖然部分鉛精礦和銅精礦等從國外購買,但美國并不是主要的供應國。
關于出海相關計劃的問題,豫光金鉛方面表示,目前公司還沒有明確的海外擴張計劃。雖然公司在多年前就開始關注國外投資,但國外投資需要相應的人員、技術以及資金等方面儲備。
公司表示:“公司目前更加關注做好主業,做好技術儲備,向產業上下游延伸來提高利潤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