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17 00:51:17
每經記者|陳利 每經編輯|段煉 陳夢妤
嚴控增量的導向之下,2025年多數城市住宅用地供應出現了縮減。
日前,杭州發布的2025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顯示,今年杭州住宅用地供應計劃為521.16公頃,其中市區為517.32公頃;相比2024年同期的802.39公頃、788.41公頃,分別下降35.05%、34.38%。
無獨有偶。深圳在4月底發布的2025年度供地計劃也顯示,其年內居住用地計劃供應100公頃,其中商品住房用地60公頃;但2024年這兩項數值分別為180公頃、80公頃,下降幅度均在兩成以上。
克而瑞監測顯示,2025年,全國宅地計劃供應量同比下降20%,其中二線城市以31%的降幅領跑各能級。“這一變化既源于武漢、鄭州等二線庫存高壓區的主動減量,也折射出行業去庫存加速背景下,地方政府主動收縮供地規模,加快建設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決心”。
每日經濟新聞資料圖
宅地供應量少了20%
杭州今年土拍火熱。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截至4月22日,杭州宅地出讓總金額已達775.2億元。而2024年杭州全年宅地出讓金1169億元,以此計算,杭州今年前4個月土地出讓金已達到2024年全年的66%。與此同時,杭州的樓面價紀錄已三次被刷新,從1月的6.48萬元/平方米,飆升至8.8萬元/平方米。
但盡管如此,根據杭州5月8日發布的年度供地計劃,2025年將年度供應下調了30%以上。堅持以需定供,提高住宅用地供應精準性;對于商品住宅去化周期過長、存量房地產用地過多、市場需求明顯不足的區域,暫停新增住宅用地供應;對人口凈流入、確有需求的區域,適當增加商品住宅的供應。
《成都市各區2025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表》顯示,2025年成都市各區將合計供應住宅用地460公頃。其中,商品房用地392公頃,相較于2024年的567公頃下降了約30.8%。
克而瑞監測顯示,全國351個已發布供地計劃的城市中,有58%的城市宅地供應計劃同比下跌,下調供應計劃的城市占比與2024年相同。其中有21%的城市同比減少超過一半,阿拉善左旗等地2025年住宅用地供應計劃為零。
“政府縮減土地供應,是響應去年‘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的政策導向。”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縮減土地供應的本質,是要消化既有存量房屋和土地。雖然土地供應有所減少,但各地對住宅用地仍有比較充足的供應。
從各能級城市情況來看,住宅用地計劃供應量同比下降20%,較2024年降幅進一步擴大2個百分點。其中,二線城市降幅最大,同比下降31%;一線城市下降22%,其中北京、上海分別下降33%、40%;三四線降幅最低,下降14%。
“近年來二線城市在控制和減少土地供應規模方面執行得更為突出。”克而瑞分析指出,在2021年前的上一擴張周期,二線城市確實供應了過多土地,導致如武漢、南京、鄭州等城市的不少高流量板塊也陷入了高庫存境地,而一線城市在供求關系方面把控較好,因此在減少宅地供應方面的訴求也相對較低。尤其是商品住宅用地,2025年一線城市計劃供應量僅減少了9%,為各能級城市最低。
不過,也有如廣州、三亞、石家莊等城市“逆勢而上”,加大了土地供應。具體來看,廣州2025年宅地供應計劃上升21%,主要是由于保障類住宅用地供應增長至207萬平方米,較2024年增長120%。但如果僅看商品住宅類用地供應規模變化,廣州同比增長3%。
“好房子”建設加速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各地土地供應量在下降,但質量明顯增長。
如2025年初上海平均供地容積率從1.87下降至1.78,北京也從1.53下降至1.45,進一步提高了優質地塊供應占比。極少數高容積率項目也均為城市核心地塊,典型案例如上海虹口區一宗容積率3.95的宅地,于2月拍出近四成溢價率。
“大部分核心城市通過壓縮供地規模、降低容積率、聚焦優質地塊等舉措,推動土地資源集約化利用。”克而瑞分析指出。
與此同時,“好房子”建設也被頻繁提及。
如廣州就表示,要按照“以人定房、以房定地”原則,科學調節住宅用地供應規模、節奏和結構,著重增加高品質住宅用地供給,推出具有更高實用率的項目和更符合市場需求的住宅產品,減少非必要的獨立用地配建要求,打造“好房子”典范,重點引導住宅用地向中心城區、產業發展平臺和就業崗位集中區域以及軌道交通沿線傾斜。
北京則要求開展平原新城新建高品質住宅試點和中心城區既有住區可持續更新改造試點,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品質建設、高質量改造、高效能運維、高標準服務,以建設具有首都特色的“好房子”為基礎,推動首都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
成都也明確提出,要強化標準引領,針對商品房、保障房等不同類型,分類形成“好房子”建設標準,助力推動“好房子”建設。加快推進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智能家居系統的應用,提升“好房子”的安全性、功能性、舒適性、低碳綠色和智能智慧。
在各地調整供地計劃、優化供地節奏與供地結構等舉措的作用下,土地市場正迎來更多積極信號。
克而瑞監測顯示,2025年一季度全國月度土地溢價率時隔44個月重回10%以上,核心城市熱度領跑,二線城市溢價率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至21%,京滬杭蓉等地頻現總價超50億元、溢價率超100%的地王現象。
“土拍熱度指標的率先反彈,反映了房企對確定性投資機會的青睞,也是穩市場政策迎來積極成效、加快構建行業發展新模式的體現。”克而瑞分析指出,隨著核心城市地價升溫效應向銷售端傳導,以及城中村改造工作的繼續推進,房地產行業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迎來更廣泛的企穩信號。
(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陳利
編輯|段煉?陳夢妤 杜波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