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6 22:38:37
每經記者 王 琳 每經編輯 張海妮
近期,問止中醫科技(TCMTech Inc.,以下簡稱問止中醫)正沖刺港股IPO(首次公開募股)。
視覺中國
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就AI(人工智能)賦能的收入而言,問止中醫號稱是2023年中國內地最大的AI賦能的中醫醫療服務提供商。問止中醫專注于治療癌重癥和疑難雜癥,同時提供疾病治療等其他服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問止中醫在報告期內(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下同)尚未實現盈利,不過其估值此前已達到2.56億美元。
此外,癌重癥病例和疑難雜癥病例的數量占比在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持續下降。同時,問止中醫單個患者平均收益持續大幅提升。
單個患者平均收益大增
根據招股書(申報稿),問止中醫專注于治療癌重癥和疑難雜癥,以及提供疾病治療、養生乃至學習和實踐中醫知識方面的服務,其業務主要包括中醫醫療服務、中醫生活產品、中醫大腦訂閱服務。
報告期內,問止中醫的中醫醫療服務的收益分別為5042.1萬元、1.67億元和1.55億元,其占比分別為81.1%、88.5%和89.4%,是問止中醫的核心業務。
在中醫醫療服務方面,問止中醫在報告期內分別治療了約2.12萬例、5.05萬例和3.99萬例患者,以此計算,問止中醫的單個患者平均收益分別為2378.35元、3311.82元和3882.36元。
在中醫醫療服務的患者中,報告期內,癌重癥病例總數分別約為6300例、1.01萬例和6500例,占比 分 別 為 29.72% 、20% 和19.29%,癌重癥病例的患者復診率分別為66.1%、72.2%和74.4%;疑難癥病例總數分別約為7600例、1.64萬例和1.03萬例,占比分別為35.85%、32.48%和25.81%,疑難癥病例的患者復診率分別為62.7%、73.5%和76.4%。可見,問止中醫的癌重癥病例和疑難癥病例的患者復診率在逐步提升。
不過,問止中醫在2024年前三季度治療患者數量較2023年前三季度的3.84萬例增長3.91%,增速明顯下滑。
問止中醫的癌重癥病例和疑難癥病例的數量占比也在報告期內逐漸下降。
同時,問止中醫的單個患者平均收益從2022年的2378.35元,逐步大幅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3882.36元。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于2025年4月15日致電問止中醫官網披露的電話,但被告知此為問止中醫一家線下門店電話,在門店工作人員指引下,記者隨后多次撥打問止中醫的公司電話,但均未獲接通。
估值已達2.56億美元
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就AI賦能的收入而言,問止中醫號稱是2023年中國內地最大的AI賦能的中醫醫療服務提供商,且是唯一 一家自有技術大規模商業化的AI賦能的中醫服務提供商,其自主開發的中醫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中醫大腦,配備了全球中醫醫療服務行業最大的臨床知識圖譜,是其臨床問診和處方過程的核心。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問止中醫的收益分別為6216.9萬元、1.89億元和1.73億元,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其同期虧損金額則分別為1.54億元、1.94億元和5572.1萬元,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的虧損金額較2023年前三季度的2.15億元大幅收窄。
問止中醫在2024年11月進行了最新一輪融資,聚利基金和LCV Pioneer Fund各自以600萬美元獲得問止中醫2.34%的股份,以此推算的話,問止中醫彼時估值為2.56億美元。
以上市公司訊飛醫療科技來看,其在2024年實現收入7.34億元,同比增長32%,其虧損金額由2023年的1.54億元進一步收窄至2024年的1.38億元。
另一家同樣在沖刺港股IPO的AI醫療企業微醫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醫控股),其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的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分別為9.62億元、13.68億元、18.63億元和18.18億元,持續經營業務的虧損分別為22.69億元、37.82億元、14.01億元和4.30億元。
盡管虧損金額同樣在2022年已躍過峰值,微醫控股在招股書(申報稿)中表示,由于AI醫療服務仍處于早期階段且探索其變現策略的參與者數量有限,預測包括其在內的AI醫療科技公司的增長軌跡仍具有挑戰性,也因此無法保證其AI醫療健康解決方案能夠實現預期增長及盈利能力。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