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解讀經濟一季報|專訪厲克奧博:房地產投資拖累效應明顯收窄,一線城市樓市回暖態勢會逐漸傳導至二線城市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6 23:41:16

厲克奧博接受每經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超預期,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2%,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后增長8.3%,房地產投資拖累效應收窄,制造業和基建投資貢獻顯著。民間投資由降轉增,得益于信心恢復和政策支持。他建議放開部分限制性舉措,給予信譽良好的開發商信貸支持,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4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

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3174億元,同比增長4.2%,比上年全年加快1.0個百分點;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3%。

如何評價一季度的投資數據?民間投資由上年全年下降轉為增長釋放出什么信號?一線城市一季度房地產市場交易趨于活躍,是否反映出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已經止跌回穩?回暖態勢能否向強二線城市傳導,形成全國市場的復蘇“錨點”?后期應該如何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

帶著這一系列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對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厲克奧博進行了專訪。

厲克奧博 圖片來源:受訪者

今年房地產有望大幅縮小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拖累

NBD: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3174億元,同比增長4.2%,比上年全年加快1.0個百分點。您如何評價一季度的投資數據?

厲克奧博今年一季度的經濟數據在風云變幻且充滿挑戰的國際環境中取得超預期成績,實屬不易。一方面,外部環境存在一些意外沖擊;另一方面,全社會對經濟增長的共識顯著增強。通過調研大量企業,我發現很多企業家如今方向感更明確。這種方向感既源于對中央經濟政策的信心,也來自對產業升級趨勢的把握。

從統計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GDP5.4%的增速與去年四季度持平,處于近7個季度以來的高位。這對于未來實現“十五五”規劃乃至2035年發展目標至關重要,因為要實現我國中長期的發展目標,據推測未來10年仍需保持約4.6%、4.7%左右的經濟增速。因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定在5%左右,也是旨在提振全社會對經濟發展的信心。

2023年以來各季度GDP同比增速

今年一季度GDP增長5.4%,增速與去年四季度持平,處于近7個季度以來的高位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2%是一個一季度經濟運行的重要亮點,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投資增長8.3%。過去幾年,投資一直是經濟增長的拖累因素,而今年投資的增長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具體來看,首先,房地產投資的拖累效應明顯收窄,預計隨著房地產政策的不斷加碼,還會繼續收窄,所以今年房地產有望大幅縮小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拖累。

其次,制造業投資的貢獻顯著,對提振內需也起到了良好的帶動作用。

另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體現了政策靠前發力,對經濟產生了明顯的帶動作用,不僅快于經濟增長的速度,同時也大幅領先于總體投資的增速,起到了經濟發展穩定器的作用,對于一季度的開門紅也起到至關重要的拉動作用。

民間投資增長釋放出市場活力增強的信號

NBD:民間投資由上年全年下降轉為增長,一季度同比增長0.4%。您覺得這主要得益于哪些因素?釋放出什么信號?對繼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您有哪些建議?

厲克奧博一季度民間投資的增長來之不易,因為此前民間投資已連續兩年處于負增長狀態。

今年的增長主要得益于以下幾點:一是自春節以來,大家對中國經濟和中國資產的信心有所恢復;二是中央及時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邀請了新質生產力企業代表以及傳統領域、互聯網領域的代表,向企業家群體傳遞出中央對民營經濟支持力度不斷增強的強烈信號,座談會后,各地方迅速推動相關政策落實。

同時,在美方加征關稅帶來沖擊的背景下,我們要做好國內大循環,建設國內統一大市場,提振消費。因此,企業家們方向感很明確——積極瞄準人工智能以及國內消費需求上升的新賽道,比如文旅等。

民間投資的增長釋放出企業家群體信心恢復和市場活力增強的信號。當前一些外向型的民營企業可能面臨訂單有所減少的局面,政府應在稅收和社保減免方面給予這些企業扶持,幫助他們穩定就業,尤其是留住熟練高級技工,同時幫助他們積極開拓市場。

從長期來看,各級政府應大力加強民營經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客觀地說,過去兩年,一些地方存在諸如違規收費和異地執法等問題,影響了民營企業家的信心。中央已明確禁止趨利性執法,地方政府應將其作為重要任務加以落實,以穩定民營企業家的信心。

此外,在社會輿論方面,應樹立民營企業家的正面榜樣,宣傳民營企業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穩定就業中的巨大貢獻,營造友好的輿論環境。

“好房子”建設能助推新房市場更快擺脫去庫存壓力

NBD:從40個重點城市監測情況看,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增長1.2%和4.4%。一線城市整體表現較好,這是否反映出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已經止跌回穩?這種回暖態勢能否向強二線城市傳導,形成全國市場的復蘇“錨點”?

厲克奧博目前還難以斷言房地產市場已經企穩,不過總體房價跌幅的確有所收窄。

亮點在于二手房交易逐漸活躍,但這種活躍是“以價換量”,如果二手房庫存沒有完全消化,新房銷售也難以有良好表現。所以我認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這是非常具有創造性的,由此能夠助推新房市場更快擺脫去庫存的壓力,引導老百姓的需求聚焦于高品質改善型住房。

同時我們也看到一個比較好的苗頭,就是一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正越來越回歸市場化,表現在土地出讓條件的行政性約束減少,限價壓力也隨之減小。

我認為這種回暖態勢會逐漸傳導至二線城市,但三四線城市的復蘇還將面臨較大困難,這可能也是房地產市場未來相當長時間的一個結構性態勢。三四線城市的存量住房、人均住房面積已經較高,基本購房群體大多已有住房。如果沒有強大的、新的產業支撐,房地產市場恐難以復蘇。

因此,接下來收儲的重點不是一線城市,而更多是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庫存,要幫助地方政府解決財政壓力,這是核心,使其有余力進行經濟建設。此外還需要創造一些財政或貨幣工具,幫助房地產市場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實現庫存回歸健康水平的目標。

應給予歷史上信譽良好的開發商充足信貸支持

NBD:日前,李強總理在北京市調研時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房地產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要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您覺得后期應該如何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

厲克奧博:我國房地產市場確實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無論是商品房還是保障房建設,都存在大量真實需求。

因此,未來應持續推動改革,完善房地產市場,包括投融資體系。例如,部分高端住房應完全放開限購、限價政策,交由市場調節;政府則應利用窗口期創新融資工具,管理好保障房、人才公寓等項目。

盡管很多人認為中國人均住房面積已達較高水平,但從結構上看,大城市人均住房面積仍較低,且人口仍在不斷流入。真正順應人口轉移和經濟發展需求的地方仍缺房子,這一結構性需求的體量巨大。此外,國家提出“投資于人”,意味著政府將為市民和新市民提供更均等化的養老服務、教育服務和醫療服務,這將促使更多人愿意在城市定居購房,從而帶來新的房地產需求。

NBD:您剛才提到要放開一些限制性舉措?

厲克奧博:除一線城市外,其他城市仍存在一定限制。例如,房地產項目的融資依然困難,開發商在融資方面還面臨較大壓力。要激活房地產市場,應給予歷史上信譽良好的開發商充足的信貸支持。當前的財務壓力往往并非源自企業經營問題,而是行業系統性問題。銀行應給予這些開發商信貸支持,使其有余力進行開發。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投資 房地產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 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手机一区 | 亚洲精品成AV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