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國銀行研究院銀行業與綜合經營團隊主管邵科:銀行主要通過三種渠道為科技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3 18:46:57

近日,中國銀行研究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銀行業如何推動科技金融展開討論。邵科接受采訪時指出,科技金融將成銀行業核心業務,銀行主要通過債權工具、股權工具和加強科技金融生態合作這三種渠道為科技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他表示,科技金融領域相關授信模式會改變,但不會取代其他業務的授信管理模式。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張益銘

近日,中國銀行研究院召開“2025年二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新聞發布會。圍繞銀行業如何推動科技金融,中國銀行研究院銀行業與綜合經營團隊主管邵科現場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現場采訪時指出,科技金融將成為中國銀行業的核心業務,但不是銀行的全部業務。銀行主要通過三種渠道為科技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壽林 攝

NBD:銀行做貸款一般關注報表,報表代表過去,但對于科技企業,更多看的是企業發展潛力、行業前景,以及技術的先進性等。這意味著,傳統授信模式在當前大力推進的科技金融面前,一定程度上失靈了。

我們看到,銀行業在嘗試一系列變革,從組織架構、風控機制、績效考核、盡職免責等多個維度嘗試打破傳統模式。

這一輪適應科技創新的科技金融探索,是否會最終重塑銀行業整個授信管理模式,讓作為擁有最多資金的銀行,成為科創企業最大的資金供給方?

邵科: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的發展階段,科技金融將成為中國銀行業重要的核心業務,但不是銀行的全部業務。因為“五篇大文章”中,除了科技金融還有四篇。此外還有銀行的一些傳統業務,比如消費金融等。

科技金融領域相關授信模式,確實會改變,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時,不同的金融業務有不同的授信流程,具有差異性,科技金融授信管理模式也不會取代其他業務的授信管理模式。

科技金融授信,將由過去的重業績、重報表、重資產、重抵質押等模式,轉向更加看未來發展前景、看商業模式、看技術路線、看客戶需求、看企業市場競爭力等。授信審批模式、評估體系都在相應發生調整。

總體而言,在我國金融體系中,銀行占據主導地位。我相信,在科技金融領域,銀行也會發揮重要作用。銀行主要通過三種渠道為科技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一是債權工具支持。商業銀行資金主要來源是居民存款,需要將安全性置于首位。因此,銀行首先要結合科技企業的風險收益特征,通過貸款、債券投資等債權類工具來直接支持,而且重點是針對特定階段的科技企業,這一點尤為關鍵,因為要保證風險可控,保護存款人的利益。

二是股權工具支持。大型商業銀行有各類投資子公司,包括AIC(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產業基金等。通過這些渠道,大型銀行集團,可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投貸聯動提供一體化服務,實現直接的股權投資支持。

三是加強科技金融生態合作。銀行在我國金融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可以推動完善科技金融的生態體系,在監管允許框架內,加強與風投基金、產業基金等股權投資機構合作,從而間接實現對科創企業的融資支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銀行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 亚洲欧美国产免费综合视频 | 视频国产欧美视频 | 免费在线黄a网站 | 中文字字幕码一二三区在线 | 中文欧美乱码伦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