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3 10:05:22
4月3日早盤,港股三大指數集體低開,恒生指數跌2.43%,報22638.21點,恒生科指跌3.11%,國企指數跌2.57%。盤面上,科網股普遍下跌,生物醫藥板塊普遍低開,家電股普跌。開盤后,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現跟隨指數震蕩下跌,持倉股中,中芯國際、地平線機器人、商湯、小米集團等少數公司上漲,舜宇光學科技、聯想集團、比亞迪電子、海爾智家等領跌,中芯國際盤中一度漲超4%。
消息面上,特朗普發布“對等關稅”。浙商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預計未來我國通過以下方式予以應對:一是匯率雙向波動空間加大;二是存在增發特別國債可能,重點用于兩新和商業銀行補充資本金;三是4月可能降準應對。
長江證券認為,中國資產重估逐漸成為共識,市場或已計入較樂觀預期。未來港股若要繼續創新高,估值繼續重估,需尋找三條重估線索。1)科技股重估仍有空間。自2023年12月31日至今,港股龍頭各項估值指標漲跌幅均超美股龍頭;以科技股的資本開支作為錨,國內科技創新周期的位置可類比于2023年Q1的美股,仍處于加速期,其資本開支投入仍有潛力。2)在南向資金影響力提升的背景下,較低的資金成本或促使更多增量資金流入港股,若中債利率在ERP模型中權重增加,恒生指數估值或將進一步抬升。3)港股估值未來能否進一步突破最近3年的天花板,市場能否給予2020~2021期間科技股的估值水平,該機構認為最為核心在于AI產業的業績端的兌現、全球流動性環境以及國內通脹環境改善,而從目前的情況看,這些因素大多都朝著積極的方向在變化中。
南向資金年內凈流入超4700億港元,如何一鍵配置港股科技公司?公開信息顯示,恒生科技指數ETF(場內:513180;聯接A/C:013402/013403)標的指數囊括30家港股科技龍頭,軟硬科技兼備,成分股深度聚焦AI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其中阿里、騰訊、小米、美團、中芯國際等有望成為中國科技股“七巨頭”。恒生科技指數代表了中國AI核心資產,長期有望高景氣。
【港股相關ETF】
醫藥龍頭——恒生醫藥ETF(159892)
互聯網龍頭——恒生互聯網ETF(513330)
消費龍頭——港股消費ETF(513230)
汽車龍頭——港股通汽車ETF(15932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