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05 09:40:58
12月1日晚間,松發股份公布與恒力重工的重組方案,計劃以5.13億元置出資產,同時以80.06億元置入恒力重工資產。市場對此反應消極,松發股份股價三天累計下跌26.77%。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12月1日晚間,松發股份(SH603268,股價39.12元,市值48.57億元)公布了與恒力重工的重組方案,其中涉及的資產評估、作價、支付方式、發行股份數量、募集配套資金金額及用途等核心內容得到更新。根據公告,本次重組計劃以5.13億元的價格置出資產,并以80.06億元的價格置入恒力重工資產。差額部分74.93億元將通過發行股份支付,發行價格定為10.16元/股,意味著松發股份需要增發7.38億股新股。此外,配套募資的上限為50億元,主要用于恒力重工募投項目的建設,其中10億元將用于償還金融機構債務。
恒力重工通過松發股份實現證券化,關鍵目的在于融資。根據恒力重工2024年9月30日的財務數據,其總資產為122.77億元,負債91.67億元,負債率高達74.67%。造船業務目前仍處于大規模投入階段,資金需求極大。以截至9月30日的數據為例,恒力重工的預付款項為22.9億元,存貨為10.36億元,較2022年年末的4557萬元和8207萬元大幅增加。這些變化反映了造船行業典型的重資產特征——企業需要提前購入大量原材料和零部件進行生產,而收入確認則要等到新船交付后。如此長周期的業務特性,意味著恒力重工的資金需求十分龐大。
此外,恒力重工91.67億元的負債當中,73.3億元為流動負債,占比接近80%。這一巨額負擔無疑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財務壓力,雖然收入的確認能夠幫助公司回籠部分現金,但造船行業本身回款周期較長,公司若要應對短期資金需求,顯然需要更多外部融資支持。
然而,盡管已經投入大量資金,恒力重工的資本開支仍存在較大缺口。在此次配套募資的50億元當中,40億元將分兩部分投入到造船主業,然而相關項目的總投資額高達87.43億元。雖然公告指出,募資是否成功不影響資產置換,但若募資未能達到預期,恒力重工將通過自籌資金解決缺口。問題在于,恒力重工當前的負債率已經相當高,其債務融資空間有限,如何通過自籌資金彌補差額成了一個難題。
恒力重工在公告中表示,若募資未達預期,仍將依賴其他方式解決資金問題。但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恒力重工的其他應付款項余額為26.89億元,主要來自關聯方的資金拆借。然而,依賴關聯方的資金支持并非無窮無盡,如何在負債已經非常高的情況下依靠其他渠道籌集資金,仍是一個待解難題。
因此,配套募資顯然是優先選項。為了吸引外部投資者,恒力重工需要提供足夠的理由。根據相關承諾,恒力重工將在2025至2027年間,累計實現不低于48億元的扣非歸母凈利潤,平均每年16億元。這一承諾相對其80.06億元的交易作價,市盈率僅為5倍,價格相對較低。然而,市場對該業績承諾能否兌現心存疑慮。根據2024年前三季度的財報,恒力重工的營收為33.06億元,凈利潤為1.34億元。即便考慮到造船業務逐步進入交付期、固定成本攤薄等因素,如何在未來幾年實現超過10倍的利潤增長,仍然缺乏明確的依據。
此外,本次重組的配套融資發行股份數不超過重組后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0%,即不超過2.58億股。如果以50億元的融資上限計算,發行價為19.38元/股,比支付股份對價的10.16元/股高出90.7%。如此差距如何吸引外部投資者?如果定增價與支付股份對價一致,那么融資上限將降至26.2億元,這與預計的50億元募資額相差甚遠。
總的來說,恒力重工的重組和融資方案面臨諸多不確定性。雖然融資是其關鍵目標,但如何順利實現資金募集,尤其是在負債率較高、業績承諾兌現難度較大的情況下,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松發股份在公告發布后股價連續三天大跌,累計跌幅26.77%,市場對其重組的信心明顯不足,這也為恒力重工未來的融資和重組進程增添了不小的挑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