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固態電池技術路線仍然不會減少對鋰的使用 業內人士:預計產業化路線在2025年之后

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21 20:56:3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業內看好鋰資源長期需求,更看好固態電池的技術路線。有上市鋰企總經理認為,固態電池非但不會減少鋰的使用,反而會增加鋰的使用量。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張海妮    

盡管鋰電價格在去年迎來下挫,但行業仍然對鋰電的未來充滿信心。

在2024年中國國際鋰業大會上,一上市鋰企總經理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鋰資源的長期需求依然樂觀,并且基于現有的成本曲線和供給曲線,8萬元/噸以下的價格是無法持續的。其表示,現在市場熱議的固態電池技術路線仍然不會減少對鋰的使用。

在2024(第四屆)Mysteel鋰電產業年會上,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原秘書長劉彥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提到,看好固態電池的未來,全固態電池技術路線各有利弊,國際上多以硫化物全固態為主要技術路線。根據業內人士的判斷,固態電池路線的產業化時間在2025年之后。而劉彥龍認為全固態電池在整車應用的產業化時間在2030年以前難實現。

2024年中國國際鋰業大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業內人士:固態電池不會減少鋰的使用

連續兩天都有關于鋰的行業論壇,先是“2024年中國國際鋰業大會”,后是“2024(第四屆)Mysteel鋰電產業年會”。

隨著去年鋰電價格遇冷,業內人士多次談到全球鋰產業步入復雜而多變轉型期的事實。

從利好的一面來講,中國鋰電池磷酸鐵鋰、三元材料、錳酸鋰、隔膜、電解液在全球的占比,少的達60%,高的達99.9%。這證明中國供應鏈已經成為全球鋰電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復雜的層面來講,由于去年價格下滑的整體趨勢,上游鋰資源、正極材料和電解液都出現利潤下滑的情況。

在“2024(第四屆)Mysteel鋰電產業年會”上,劉彥龍表示,未來動力與儲能電池產業鏈博弈與分化很可能進一步加劇。目前大部分二三線廠商幾乎都處于虧損狀態,很多企業可能熬不過此輪洗牌周期。

不過對于未來,鋰電行業人士仍然信心滿滿。

天齊鋰業(002466.SZ,股價41.50元,市值681.11億元)董事長蔣安琪在2024年中國國際鋰業大會上表示,鋰電產業鏈國際化合作和供應鏈全球化協同持續增強。天齊鋰業高級副總裁熊萬渝則認為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驅動下,鋰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智能化、數字化結合與工藝迭代提升,能源低碳轉型過程中清潔能源高效利用與鋰產業循環經濟的探索,以及鋰產品新應用場景的拓展,為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

在2024年中國國際鋰業大會上,一上市鋰企總經理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鋰資源的長期需求依然樂觀,并且基于現有的成本曲線和供給曲線,8萬元/噸以下的價格是無法持續的。其認為:“現在整個發展已經進入到3.0階段,頭部企業已經開始PK未來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業內看好鋰資源長期需求,更看好固態電池的技術路線。上述上市鋰企總經理向記者表示,固態電池非但不會減少鋰的使用,反而會增加鋰的使用量。

實際上,最近資本市場也掀起了固態電池熱。龍頭股粵桂股份(000833.SZ,股價16.89元,市值135.47億元)股價從月初的6元一線漲至最新的16.89元。

固態電池面臨科學問題和工程問題挑戰

在2024(第四屆)Mysteel鋰電產業年會上,劉彥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固態電池)產業化大家都看好硫化物,包括寧德時代、豐田(在內的企業)都在追。”

劉彥龍表示,固態電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都有優勢。全固態電池核心技術以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鹵化物四大類復合材料為主。全固態電池技術路線各有利弊,國際上多以硫化物全固態為主要技術路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資本市場之所以炒作粵桂股份,也正是因為其本身在固態電池硫化物上游原料硫鐵礦的優勢。

根據粵桂股份去年年報,按百川盈孚網公布的全國硫鐵礦產量計算,公司硫鐵礦產量占全國產量約16.63%。

“硫化物固態電池電導率各方面都很高。”劉彥龍進一步表示,硫化物固態電池在硫化物材料環節的制造難度最大,比如對水汽、濕度、氧這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不過,硫化物固態電池也存在電解質穩定性差等難點。

相對而言,氧化物全固態電池穩定性和安全性高,但電導率低、電池倍率性能差。聚合物固態電池存在類似的問題,但其優點為成本低、工藝設備成熟。劉彥龍表示,氧化物固態電池和聚合物固態電池的研發中心轉向固液混合,也就是俗稱的半固態電池。

同時,鹵化物固態電池正在實驗驗證階段。

不過相比半固態電池的小規模應用,全固態電池的時間表還要往后推一點,固態電池在電動車的產業化應用,劉彥龍覺得可能2030年之前都無法實現。

贛鋒鋰業子公司江西贛鋒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馬子朋則認為,按照電池中有機液體含量區分半固態電池、準固態電池和全固態電池。行業預估的固態電池產業化時間,準固態電池路線在2025年之后。而固態電池面臨科學問題和工程問題挑戰,包括鋰金屬負極界面問題、固態電解質與正極界面問題、鋰金屬極片加工與電池裝配問題、鋰金屬固態電池安全問題。

劉彥龍告訴記者,盡管固態電池的安全性很高,但其仍面臨多次充放電后的安全檢驗,“經過多少次循環過后,是不是還安全?”

他也表示,中國固態電池技術路線多元化,固液混合電池布局早,產業鏈完整,各企業正在逐步裝車。固液混合電池現階段在良品率、電池成本、充電倍率、循環壽命等方面還需要持續改善。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電池 固態電池 鋰電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精品 | 亚洲人性爱在线看不卡 | 五月天丁香婷婷激情综合 | 五月天婷婷在线看 | 亚洲国产人成中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