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融媒體中心 2024-06-08 14:47:28
5月31日,央視財經頻道《消費主張》聚焦攀枝花芒果。近25分鐘的節目帶領觀眾探尋攀枝花芒果獨特魅力。
央視為何關注攀枝花芒果?見仁見智,或可列出若干,但有兩點應該無可爭議。一得有“真材實料”,二得有“過人之處”。
攀枝花芒果有何“真材實料”,又有哪些“過人之處”?節目里已有介紹。借此,我們不妨一起探究央視關注攀枝花芒果背后的故事。
花若盛開,彩蝶自來
“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 節目剛開始就道出攀枝花獨特之處。
新時代以來,攀枝花這朵“花”,在持續轉型中,綻放出多彩的“顏色”,散發出迷人的“芳香”,隨著央視這樣的“彩蝶”,飛向全國,飛出國門。
周凱元/攝影
小芒果,見證大變化。
“近幾年,我們的中老班列(攀枝花)、水果、康養、釩鈦、新能源等等,都登上了央視。” 一位在攀工作生活三十余年的媒體人感慨:“過去,幾乎全是工業。現在,更多元多彩、貼近群眾。”
以節目拍攝地仁和區為例。相當長的時間內,當地以“煤經濟”為支撐,芒果幾乎拿不上“臺面”。進入新時代,仁和區立足自然資源優勢,發展壯大芒果等特色水果, 讓“綠水青山”,成就“金山銀山”,以仁和區為代表的攀枝花芒果產業扶貧模式入選全國范例。
小山村,作答大命題。共同富裕當前最重大的命題、最廣泛的實踐。央視作為國人觀天下的重要窗口,關注共同富裕更是責無旁貸。早在2022年7月,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就以《“小芒果”挑起致富“大梁”》為題,聚焦攀枝花芒果。節目介紹了混撒拉在1992年還是一個省級貧困村,經過兩代人、30多年的堅持不懈,如今,該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億元村”、“零碳村”,全村426戶農戶收入10萬元以上的占比達75%以上。這個小山村用蓬勃發展的特色產業,作答共同富裕這個大命題。
周凱元/攝影
辛勤耕耘,果才香甜
攀枝花芒果通過央視大舞臺走向全國后,攀枝花人會不會“洋洋自得”,連腳步都有些“輕飄飄”?
周凱元/攝影
誠然,通過央視這個全國窗口,攀枝花芒果聲名遠播,但如果我們不抓好質量、保證品質,“跌落神壇”也有可能。
正因如此,攀枝花把這次央視的報道,既當著榮譽,更作為鞭策。
強技術,確保種得優。天上飛著無人機、地上建著軌道車,走進混撒拉芒果現代產業園,科技感滿滿。仁和區加大綠色防控工作力度,采取無人機施藥技術,確保病蟲危害損失率小于4%;引進涵蓋芒果病蟲害動態監控、水肥藥一體化、氣象監測等智慧管理系統,制定推廣育苗、種植、殺蟲、采摘的全鏈條芒果種植標準體系。
重規范,力爭賣得好。6月4日,攀枝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形成了一份關于做好芒果銷售的報告。報告共提出6條建議,其中包括改變往年“搶采搶收”“賣統貨”“摸摸果”的習慣,通過統一品牌、標準、作業、儲運、銷售的方式,形成從種植到銷售的全產業鏈閉環,降低生產成本,建立黑、紅榜名單和市場準入、退出機制等,力爭“好果賣好價”。
來源:攀枝花市融媒體中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