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19 10:39:49
每經記者 楊卉 實習生 魯亞男 每經編輯 楊夏
一年一度的“AI春晚”來了。當地時間3月18日,英偉達在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2024大會上發布了人形機器人通用基礎模型Project GR00T,以及一款基于NVIDIA Thor系統級芯片(SoC)的新型人形機器人計算機Jetson Thor;還對其機器人平臺 NVIDIA Isaac™ 進行了升級,包括生成式AI基礎模型和仿真工具,以及AI工作流基礎設施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英偉達處獲悉,GR00T驅動的機器人(Generalist Robot 00 Technology)將能夠理解自然語言,并通過觀察人類行為來模仿動作——快速學習協調、靈活性和其它技能,以便導航、適應現實世界并與之互動。
而Jetson Thor則是一個全新的計算平臺,能夠執行復雜的任務并安全、自然地與人和機器交互,具有針對性能、功耗和尺寸優化的模塊化架構。該SoC包括一個帶有transformer engine 的下一代GPU,采用 NVIDIA Blackwell架構(英偉達與此次在GTC推出的用于萬億參數級生成式AI的架構),可提供每秒800萬億次8位浮點運算AI性能,以運行GR00T等多模態生成式AI模型。
在GTC大會的主題演講中,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直言:“開發通用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是當今AI領域中最令人興奮的課題之一。”另外,據英偉達方面透露,公司正在為領先的人形機器人公司開發一個綜合的AI平臺,如1X Technologies、Agility Robotics、Apptronik、波士頓動力公司、Figure AI、傅利葉智能、Sanctuary AI、宇樹科技和小鵬鵬行等。
值得關注的是,人形機器人商用難一直是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談及未來應用場景,英偉達相關負責人在3月18日的媒體吹風會上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指出,目前關于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還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焦點主要集中在制造業領域,以應對勞動力短缺等問題。隨著時間推移,預期在服務行業中將會出現更多的應用場景。
不過,上述負責人也表示,在過去的十年到二十年中,很多關于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研究都集中在解決機械技術方面的問題上,而這些問題已得到了相對妥善的解決,尚未解決的是人工智能方面的挑戰:幾乎所有機器人的感知,即使使用了人工智能技術,也是基于傳統的卷積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方法;規劃、控制和軌跡的處理一直在采用傳統的技術,這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如今,借助大型語言模型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為什么人形機器人突然變得如此重要,原因就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據該負責人介紹,通用基礎模型可以用來訓練從感知到規劃、軌跡等各個方面的功能,無論是來自文本、語音、視頻還是演示的輸入,都可以用大量的數據來訓練。至于開源方面,上述負責人稱,英偉達支持(開源),用戶可將模型引入其中,在仿真環境或現實世界中進行微調、定制和重新訓練基礎模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