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熱點解讀:大模型賦能人形機器人,產業落地趨勢明朗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18 09:51:17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一、前言

3月13日,人形機器人創業公司Figure在X平臺發布了自己第一個OpenAI大模型加持的機器人演示視頻。借助OpenAI,Figure01現在可以與人類進行完整的對話,OpenAI模型提供高層級的視覺和語言智能,Figure的神經網絡提供快速、低層級、靈巧的機器人動作。Figure01能理解周圍環境,流暢地與人類交談,理解人類的需求并完成具體行動,包括給人類遞蘋果、將黑色塑料袋收拾進框子里、將杯子和盤子歸置好放在瀝水架上。此前在2月29日,Figure剛剛宣布以26億美元的估值獲得了包括OpenAI、英偉達、微軟在內的新一輪6.75億美元融資,同時表示OpenAI和Figure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開發下一代AI模型。

Figure與OpenAI合作后的進展速度體現了大模型賦能人形機器人的巨大潛力,基于業界目前進展,人形機器人產業落地趨勢明朗,有望為產業鏈相關公司打開增長空間,板塊也進入密集催化期,建議關注機器人ETF(562500)及人工智能AIETF(515070)。

二、熱門解讀

(1)AI大模型推動機器人商業化落地

“人形機器人”是AI技術落地的新機遇,大模型持續迭代,為人形機器人智能化賦能。在OpenAI大模型的加持下,Figure01具備視覺和語言理解、邏輯推理的能力,通過自主學習,配合運動控制能力,可以流暢地與人對話和互動,這是人形機器人實現智能化的重要突破。目前Figure與各科技巨頭簽署系列協議,有望形成“模型訓練-云端設施-車廠落地”商業閉環,并在行業加速擴散。

人形機器人在ToC場景應用的實現難度較ToB更大,Figure01貼近生活的場景中的擬人化表現增強了市場對機器人產品力的信心,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有望進一步明確。看好隨著大模型訓練提速與產品升級迭代,人形機器人加速掌握更多能力、走進家庭等復雜場景,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有望加速具象化,隨之為供應鏈企業帶來發展新機遇。建議關注特斯拉機器人供應鏈、中國人形機器人本體企業,以及有望進入人形機器人賽道的其他零部件供應商。

人形機器人的產業大趨勢已經確定,當前人形機器人廠商陸續更新的視頻表現均超預期,這主要得益于端到端的大語言-視覺模型等軟件賦予人形機器人強大的理解、處理和執行能力。以往由于算法模型的局限,機器人難以實現通用化能力,只能通過對于某一個特定領域訓練對應的基礎模型,達到能夠滿足特定用途的機器人AI算法,比如工廠車間大量采用的機器人臂、家用掃地機器人等。軟件層面的局限性限制了機器人的應用場景狹窄、可通用性較差,無法充分發揮硬件層面的性能。而大模型的出現,補全了讓機器人能力實現躍升的技術基礎,未來軟件能力依然是機器人落地量產的重要影響因素,人形機器人是AI具象化的最好載體。

整體來看,2024年以來人形機器人與AI的結合愈加緊密,AI端發展加速人形機器人產品迭代,加快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進程。國內外頭部人形機器人企業在AI訓練與應用場景中的重要進展有望催化板塊上行,建議關注產品定型后、量產前的傳感器、絲杠等核心零部件的定點節奏,看好綜合實力較強、有望進入頭部機器人企業供應鏈的相關企業。

圖1:AI大模型助力人形機器人拆解任務
資料來源:TeslaAIDAY,前瞻產業研究院,東方證券

(2)國內企業加快布局,關注人形機器人降本需求

國內企業加快布局人形機器人產業,正處于產業化前夜。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有望復制新能源車的發展路線,特斯拉電動車引領電動車發展浪潮,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規模和技術實力已排名全球前列。人形機器人領域,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關注度高,引領行業發展,國內企業近兩年加快布局,有望通過規模優勢和零部件環節成本優勢,獲得先發優勢,復刻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路徑。

人形機器人未來前景廣闊。根據IFR和中國電子學會數據,2023—2030年,按年均復合增長率30%測算,預計到2030年,我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約8700億元。FigureAI證明了人形機器人軟件層面已經具備較強的解決方案,因此硬件降本依舊是未來幾年的主要矛盾。人形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包括各類減速器、伺服系統和控制器,成本合計占比超70%。目前,成本仍是制約人形機器人大規模普及應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看好國內硬件供應鏈的性價比優勢,建議重點關注核心零部件環節機會和有望成為tier1供應商的公司,比如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公司。

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從特斯拉Optimus唱獨角戲,過渡到百花齊放的階段,今年Figure、1X,以及優必選等國內機器人領軍企業的進展同樣有望成為行業的重要催化。2024年是人形機器人發展的加速之年,高頻政策強調下人形機器人發展有望加速,技術升級、產品發布及產業鏈驗證有望持續出現,長期看好人形機器人智能化迭代升級的產業趨勢、國產替代趨勢。

圖2:人形機器人成本構成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首創證券

相關產品:

1、機器人ETF(562500)及其聯接基金(018344/018345):機器人ETF跟蹤中證機器人指數(指數代碼:H30590.CSI)選取系統方案商、數字化車間與生產線系統集成商、自動化設備制造商、自動化零部件商以及其他相關公司作為樣本股,以反映機器人產業相關股票的走勢。

2、人工智能AIETF(515070)及其聯接基金(008585/008586):中證人工智能主題指數(指數代碼:930713.CSI,指數簡稱:CS人工智)選取為人工智能提供基礎資源、技術以及應用支持的公司中選取代表性公司作為樣本股,反映人工智能主題公司的整體表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人成在线 | 亚洲欧美人成视频一区在线 |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看 | 永久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一线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