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6 19:25:07
今天的市場非常有意思,呈現出了上下兩個截然不同的半場。為了迎合今天的盤面表現,達哥也想從兩個部分來跟朋友們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早盤,市場一度非常冷清,上漲個股數量也就只有1000只左右,而到了收盤,紅盤個股接近3000家。這是一個情緒逐漸回暖的過程,而在這個情緒潮中,能夠感到明顯變化的就是創業板,要知道今年很多時候創業板指數算是各大指數中最弱的了。
尤其是近段時間,只要市場走弱,創業板指數跌得比誰都快。但今天,情況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特別是一些創業板權重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寧德時代了,放量收出長下影線;溫氏股份則放量創下最近兩個多月以來的新高。
凡事有比較才有說服力。今天滬深兩市總成交金額8400多億元,比昨天還少,整體成交金額沒有放大,但一些權重股卻出現了放量,還是在和創業板指數出現共振的情況下,這就非常有意思了。
這里可以設身處地地想一下,今天下跌的時候盤口這么弱,游資一般都是去強勢股玩博弈的,還有資金愿意去這樣的權重股接盤,這是誰的行為呢?我想不用多說,大家會有自己的想法。
當然,達哥并不是推薦這些方向,只是給朋友們分享自己對于盤面的一些觀察。經常看手記文章的朋友比較熟悉,之前達哥對于寧德時代的預期就是還差一跌,順帶著把創業板指數帶出新低,這樣更有利于行情走好。
如今,這個預判得到驗證,接下來就可以關注龍頭對新能源方向的帶動了。今天午后市場能夠探底回升,新能源方向確實貢獻了不小的力量,這說明當下已經有資金關注到了這個方向。但達哥還是那句老話,目前超跌這個方向并沒有成勢。
就板塊指數而言,以光伏為例,光伏板塊指數短期面臨一個非常重要的壓力位,高點可以看到10月19日的上影線位置。如果這個位置能夠有效突破,那么新能源超跌方向就可能出現比較不錯的機會,持續性可能在幾周以上。至于說反轉,切忌妄下定論。
再來說大盤的表現,從積極的角度講,今天上證指數的K線形態還是不錯的,回補了昨天由萬億國債利好帶來的高開缺口,這消除了技術上的一大隱患。上證指數今天的陽線實體反包了昨天的假陰線實體,預示著還有繼續走強的能力。
從消極的角度講,上證指數今天盤中跌破了2970點,盡管收盤收回了,但總讓達哥覺得有些不舒服。最好明天能繼續有所表現,只是上證指數稍微動一動就面臨3000點關口,要補量才行,否則就仍是未扭轉的狀態。
前面也討論了,今天放量主要集中在深市,還是能夠說明一些問題的。創業板指數已經跌到了達哥之前預判的位置,但探底回升并不能斷言就見底,需要擺脫近幾天橫盤的區域才行,如果還是K線重疊在一起,就要小心下跌的中繼了。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今天跌停板數量增加了。一類是近期以圣龍股份為首的高標品種,有較強的獲利回吐意愿。不過圣龍股份跳水的時候,有相對低位的個股逆勢拉板,不少低位個股就是等著圣龍股份的大分歧,只有分歧了才能釋放壓力,低位的個股才好補漲。不然一直加速,就好像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今天算落地了。
另一類是三季報爆雷的品種。距離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結束還有最后幾天時間,業績雷還是要小心。看到有財經媒體報道,本周以來,國內私募業內有多家知名中大型私募因旗下部分基金產品觸及凈值預警線,集中向產品客戶及代銷渠道發送凈值預警通知。達哥觀察了一些個股,有些抱團股莫名其妙閃崩,可能也與這個原因有關。
北斗導航概念活躍。消息面上,第二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26日在湖南株洲舉行。工信部部長金壯龍表示,要積極拓展北斗在工業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等新興領域應用,助力工業企業“智改數轉”,培育“北斗+”新模式新業態,促進形成新質生產力。
衛星導航板塊指數最近幾天連續放量上漲,今天突破所有均線壓制,形態上已經走出來,關注后續能否走出波段行情,可積極關注。尤其是和華為相關的細分領域,因為目前市場最大的主線依然是華為線。
汽車零部件板塊走強。據AITO汽車官微消息,SUV問界M9預訂已突破15000臺。有銷售人員表示,現在下訂大概率得等到明年2月提車,最快也要1月下旬。板塊近期的震蕩比較有意思,后續可以關注一下震蕩平臺的突破。
建筑方向,以水利為主,雖然調整,但仍然維持得比較強勢,短期走勢也沒有破壞。不過,以水利板塊為例,再上沖的話,可能就是高拋點了。像這種一天陽線力度過大,沒有像樣的回調和短線操作能力,還是建議朋友暫時別碰了。
整體來說,今天市場低開高走表現不錯,昨天的缺口也被回補,消除了隱患。上證指數能夠順利放量上攻3000點大關,出現理想的情況嗎?咱們一起關注這場可能出現的大戲。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