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一線調研|每經記者廣州實探中小企業如何辦大事:專注科技創新、實現核心技術突破、出海融入全球價值鏈……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03 21:18:51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是工信部批復的全國首個“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創新示范區,近日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該創新示范區內對多家中小企業進行調研,實探中小企業如何辦大事。

◎談到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發生的變化時,有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說中國以前“走出去”更多是依靠價格低,現在則更多是靠質量更好、產品更新穎或者技術水平更高。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全球最大的3D打印智能化工廠,全球最大規模的科研級別基因載體CRO服務商,國內首個實現大規模量產的5G射頻前端產品……

在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先行示范館里,展示著一項項頂著“全球首個”“全球最大”“全國首創”“全國第一”名頭的創新成果,而這些成果絕大多數都來自中小企業,讓人不得不感嘆:中小企業的確能辦大事。

6月27日,恰逢聯合國第七個中小微企業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于當天在廣州開幕。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是工信部批復的全國首個“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創新示范區,博覽會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該創新示范區內對多家中小企業進行調研,實探中小企業如何辦大事。

先行示范館里展示的創新成果 每經記者 張蕊 攝

“我們始終堅信,科技創新是一家科技型企業賴以長期發展的原動力。”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視源股份”)首席戰略資源官段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視源股份是全球液晶電視主控板卡的龍頭企業,首批國家制造業“雙創”試點企業、中國制造業500強,也是廣東省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重點行業應用終端設備產業鏈的鏈主企業。

產品在教育場景中的應用展示 每經記者 張蕊 攝

在現場調研時,段宇介紹了企業的一整套創新機制。“作為一個技術驅動型企業,我們去年的專利就有8000多項,而去年年底員工總數才6000多人,人均專利數將近1.2項,連續近10年專利和著作權排名廣州第一。”

段宇透露,公司頒布了上市企業的創新機制管理辦法,在內部創建了孵化機制,給更多年輕人創新創業的平臺。段宇透露,目前基于新的機制,公司已經孵化多個業務板快,涉及領域更加廣泛。“我們希望未來由一個鏈主引領,從專精特新‘小巨人’發展到單項冠軍,再到成為一個鏈主型企業。”段宇說。

“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在“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先行示范館里,這行字非常醒目。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需要盡快破解“卡脖子”難題。廣州艾佛光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佛光通”)就在關鍵領域實現了零的突破。

記者在調研時了解到,射頻濾波器芯片具有體積小、性能高、可集成等優勢,是手機、平板、微基站等設備的核心元器件。其中,體聲波濾波器芯片(BAW)尤其適合于3GHz以上的高頻、高功率應用場景。但是,全球BAW濾波器市場及專利幾乎全部被Broadcom、Qorvo兩家美國公司壟斷。

“為打破這種局面,我們歷經十多年研發攻關,前期投入近15億元,通過材料創新、裝備發明、工藝革新,全球首創了單晶氮化鋁的5G體聲波濾波芯片的技術路線,建立了完善的專利池。”該負責人表示,目前產品已實現量產,關鍵性能比國外同類產品提升超過20%。

由于取得多項原創性突破,艾佛光通獲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100余件,并于2023年獲批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問及獲批“專精特新”企業后對企業發展帶來哪些助力,該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企業的核心還是產品要過硬,要賣得出去。“專精特新”的認定對企業來說其實是一個背書,在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包括團隊能力方面都是加分項。此外,在資本市場方面也是加分項。“從我們企業發展來看,專精特新給我們的賦能還是非常大的。”

“如果說中國以前‘走出去’更多是依靠價格低,現在我們則更多是靠質量更好、產品更新穎或者技術水平更高。”談到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發生的變化時,深圳科安達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安達”)創始人、總裁張帆如是說。

作為一家軌道交通領域企業,科安達是工信部第一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

以往中國在軌道交通領域的一些產品需要從國外引進,國內相關企業經歷了一個“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階段。不過,目前中國的鐵路技術和產品先進性已達到全球領先,“走出去”融入全球價值鏈、讓世界接受和使用中國高鐵技術成為國內企業追求的新目標。

但中小企業受自身條件所限,大多數是為大企業提供配套或服務,一般缺乏獨立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往往追隨供應鏈的核心企業在國外設立配套的生產和服務機構。

在采訪中張帆也坦言,公司以前主要市場都在國內,國外市場主要是跟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者一些中字頭公司出海到非洲、東南亞時將其產品帶出去。

但令她感到振奮的是,最近,在參與匈塞鐵路(起自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終至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競標中,公司憑借自主研發的道岔融雪系統,在與眾多老牌歐洲企業的競爭中順利中標。這也是該公司第一次自己獨立投標并中標的產品。

“這次進入歐洲也算一個敲門磚,對公司來說是一個里程碑性質的突破。”張帆告訴記者,目前科安達在匈牙利、德國也成立了分公司,并準備在德國設立一個研發生產基地,把德國公司作為進入歐洲的一個橋頭堡,這樣通過德國公司把國內的鐵路產品推到歐洲,也能把歐洲一些好產品引入到國內。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蕊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專精特新 中小企業 科技創新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不 | 亚洲AV福利无限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精品 | 亚洲日韩制服丝袜AV在线 | 中日韩国内精品视频 | 日本精品AⅤ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