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15 22:24:29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6月12日晚間,金圓股份(SZ000546,股價7.96元,市值62.15億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江西新金葉和江西匯盈已停產2個月,因設備檢修等工作尚未完成,且在上述期間未及時續辦到期的危險品廢物經營許可證,預計將會繼續停產3個月。2021和2022年,這兩家子公司占上市公司合并營收的65%以上、合并利潤的100%以上。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且預計在三個月內不能恢復正常”的上市公司,將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在6月15日停牌一天后,6月16日,金圓股份將戴上ST的帽子。
對投資者而言,金圓股份被ST十分突然,即便是最熟悉上市規則的投資者,留給他們的反應時間最多也只有2天。從相關公告內容看,在被ST這件事情上,金圓股份存在重大信披缺陷。
4月14日,金圓股份就發布了停產公告,停產的原因是“考慮到年度工作計劃安排、設備檢修更新及停工清槽等原因”,對公司的影響是“預計會對2023年度的營業收入產生一定影響”。鑒于這兩家子公司過于重要,金圓股份在停產公告中還安撫了投資者:短期來看,停產對業績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但長期來看,有利于公司提升生產設備性能,是提高生產運行效率所采取的積極措施,促進公司生產經營良性發展,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停產檢修對企業來說是經營活動的一部分,節奏和進度也是完全可以把握的。金圓股份4月14日的公告,并不會讓投資者覺得這是一個不可接受的重大利空。但在6月12日晚間的公告中,其停產理由多出了“未及時續辦到期的危險品廢物經營許可證”這一項,沒有行政許可便無法經營,這是比檢修對公司持續經營影響更大、更直接的風險因素,但在4月14日的公告中,金圓股份并未提及這一重大風險,在之后2個月也沒有進行補充公告。
根據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的……應當及時披露,說明公司是否能在相應期限內解決,同時披露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提示性公告”。但在6月12日晚的公告中,被ST的風險已完全暴露,金圓股份非但沒有提示這一風險,還繼續在公告中試圖降低繼續停產的負面影響,比如其表示“公司及公司子公司的其他環保項目和新能源材料項目均正常經營”“將加快推進……續證辦理工作”。辦證的難點、堵點在哪里?最終能否辦下來?直到被ST的關口,金圓股份的信披仍停留在“我們在努力”的水平上,投資者如何能從如此模糊的信披中掌握上市公司真實的經營狀況?
戴上ST的帽子,對任何上市公司都是重大負面事件,上市公司的股價漲跌幅、融資活動都將受到更大限制,其面臨的監管力度也會更大。對金圓股份的管理層來說,有必要詳細闡釋信披緣何有重大信息遺漏,為何風險提示嚴重不足,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失,5萬多名投資者需要一個答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