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09 13:49:39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彭水萍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錫業分會消息,4月15日緬甸佤邦中央經濟計劃委員會發布通知,將于今年8月1日后暫停一切礦產資源的開采與挖掘,對于合同未到期還在開采的公司,企業給予三個月時間做好善后工作,緬甸是全球重稀土礦的主要產區,該事件或對稀土供給形成擾動,稀土價格有望得到支撐。
短期來看,受宏觀環境及特斯拉無稀土電機等消息面影響,近期稀土價格波動較大,隨著上半年稀土生產指標落地,宏觀經濟復蘇持續進行,二季度需求或將回暖,預計稀土價格有望企穩回升。
中長期來看,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13年以來我國稀土永磁體出口量持續增長,2022年我國稀土永磁體出口同比增長8.6%至53288噸,創歷史新高;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025年我國及全球的稀土永磁材料產量將分別達到28.4萬噸和31萬噸,未來在新能源汽車、工業節能電機、機器人、風電、變頻空調、消費電子等新興與傳統需求的雙輪驅動下,全球稀土永磁需求有望持續增長、穿越周期,稀土價格或將得到長期支撐。
另一方面,工信部、自然資源部下發2023年第一批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2023年第一批稀土礦總量控制指標分別為120000噸REO,較2022年第一批增加19200噸REO;稀土冶煉分離指標115000噸REO,較2022年第一批增加17800噸REO。從總量來看,指標增幅符合預期,中重稀土小幅減少,輕稀土有序放開。
而值得關注的是,從2022年開始,中國稀土集團加速進行上游資源整合,先后收購江華稀土礦,控股四川江銅稀土,與廣晟有色進行戰略合作等,供給端的整合有望進一步提高稀土產品的定價權。并且當前中國稀土集團和北方稀土合計的開采指標占比高達97%,供給格局進一步優化。
中信證券分析指出,展望未來,供給端,國內指標或按需投放,海外供給短期難以形成有效沖擊。需求端,變頻空調、消費電子、傳統汽車、風電等傳統需求有望受益于宏觀回暖;新能源車、工業節能電機、機器人等新興需求或持續增長,疊加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稀土產業鏈長期成長性毋庸置疑,當前時點持續堅定推薦稀土全產業鏈戰略配置價值。
點評:稀土供給格局持續優化,龍頭企業對稀土產品定價權將進一步強化,稀土價格中樞有望實現穩步抬升,這也將加速磁材環節的洗牌過程,龍頭企業強者恒強的趨勢將愈發明顯。
這里,通過整合多家券商最新研報信息,為粉絲朋友帶來4家公司簡介,僅供參考。
1、中國稀土
公司作為中國稀土集團現階段唯一上市平臺,近年所獲得的中重離子型稀土冶煉分離總量控制計劃指標居行業前列,優勢顯著。2022年公司正式啟動非公開發行股份融資收購五礦稀土集團持有中稀湖南94.67%股權的資本運作項目,中稀湖南為全國單本離子型稀土開采指標最大的礦山項目,是“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中第一家離子型稀土礦,其礦區面積為11.74平方公里,生產規模302萬噸/年。該項目將進一步增厚公司凈利潤,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強化上市公司的資源端保障并鞏固其在稀土行業的地位。(方正證券)
2、中科三環
海外新能源汽車銷量復蘇,國內新能源汽車也有望逐步回暖,且人形機器人有望帶來稀土永磁未來需求增長點。2023年國內第一批稀土指標顯示2023年稀土供給增速放緩,商務部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征求公眾意見版),其中擬限制稀土永磁體生產技術出口,有利于支持保護國內稀土磁材產業健康發展。公司作為稀土永磁行業頭部企業將獲益行業復蘇與政策的雙重利好。(銀河證券)
3、大地熊
公司正積極推進合肥、包頭、寧國三大生產基地擴產項目建設,公司計劃于“十四五”末由當前的8000噸產能增長到21000噸釹鐵硼毛坯的產能,未來期待三大基地放量。(民生證券)
4、北方稀土
公司以一體化發展和優化升級為主線,橫向壯大各重點環節的項目建設,縱向延伸產業鏈高附加值業務,通過優化產業結構、保持和擴大發展優勢,鞏固提升了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態勢。(東莞證券)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10183583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