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03 12:57:17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上周,《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迎來重要修訂,明確要求提升證券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加強股東、實控人和其他關聯人監管,對合規、風控、信息技術更加重視,同時也增補了做市、場外業務等方面法規空白。
總體來看,新規提出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思維,完善券商監管基礎制度,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能力,明確合規審慎、歸位盡責的監管導向,引導券商加強公司治理和內部管理,回歸行業本源,提升專業能力,補齊功能短板,走規范化、專業化、集約化、差異化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目前,從已披露的非銀金融行業公司2022年年報來看,頭部證券公司在去年資本市場波動情況下業績較有韌性,在投行、資管、財富管理等領域各具特色。全面注冊制下,雖然主板申報數量對整個市場標的供應量變化不大,但基于今年面對“高端制造”和“卡脖子”科技企業的重視,仍有大量企業等待資本市場融資支持。尤其是在2022年低基數情況下,2023年券商投行、衍生品、財富管理等業務條線均有望改善。
另一方面,券商行業在當前財富管理、大投行轉型之際,券商具有較大AIGC應用場景和商業化價值,海通證券、申萬宏源、廣發證券、興業證券、長江證券、西南證券、國海證券、國盛證券、華福證券、財達證券等多家券商宣布成為百度“文心一言”首批生態合作伙伴。多數券商選擇主要應用于數字客服、數字投顧等財富管理領域,金融科技轉型程度較高的券商有望加速其財富管理轉型進程,利用智能投顧完善其對于長尾客戶的服務能力。
與此同時,行業也加強了對金融科技賦能業務的監管。3月24日,中證協對證券公司APP的“一鍵打新”功能進行要求,進一步完善了風險信息、APP選擇功能設置、新股申購頁面提示等方面。
東方證券分析指出,創新業務的監管法規基礎一旦確立,即告別相關業務的野蠻發展階段,在提升相關業務規范化與經營門檻的同時,有助于推動其推陳出新、加快發展進度,在全面注冊制落地之后,非常看好資本市場其他創新領域的制度政策接踵而至,重點利好相關業務領域的龍頭及在相關業務領域有特色或比較優勢的中小券商,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或將持續增強。
點評:伴隨著我國經濟逐漸企穩,去年低基數的非銀板塊有望在“提估值”轉向“基本面”的邏輯下取得超額收益。
這里,通過整合天風、安信、國信等10余家券商最新研報信息,為粉絲朋友帶來4家公司簡介,僅供參考。
1、同花順
同花順具備金融領域垂直LLM產品落地能力。ChatGPT引爆的AI熱潮“燒到了”金融圈,彭博社擁有廣泛的金融數據檔案,著手構建的LLM在垂直的金融領域具有極強優勢,在金融領域的基準測試中表現出色。對標國內企業,同花順坐擁目前國內證券APP最大流量,擁有海量金融領域垂直的底層數據,且公司不斷深入探索和布局AI,具備相關產品落地的能力。
——民生證券
2、財富趨勢
目前公司已推出問小達、小達智能寫手等AI產品,可支持智能金融問答、自動采錄數據、自動解析文本、抽取關鍵信息等功能。助本輪AI技術迭代潮,公司產品功能有望進一步完善,帶動C端用戶數量和付費率持續提升。
——國金證券
3、東方財富
公司在AI技術突破,天天基金賬戶AI分析平臺、東方財富金融數據AI智能化生產平臺研發項目均已完成,持續加大研發力度。未來隨著IPO全面注冊制落地、試點及推行“T+0”制度、20%漲跌幅的不斷放開及融券業務發展等,公司經紀及兩融等核心業務市占率提升趨勢有望繼續保持,以及基金托管落地等提升帶來阿爾法機會凸顯,民營基因有效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業績增速將有望持續高于傳統券商。此外,當前,東財集團同A股Fintech公司估值對比具備優勢,正迎來戰略性配置窗口期。
——長城證券
4、金證股份
金證股份推行“金融科技+數字經濟”雙循環戰略,在財富管理、資產管理、機構服務、自營投資、投行服務等領域為證券公司提供全方位的技術賦能解決方案,公司重點拓展核心產品新一代證券綜合業務平臺FS2.0,在安信證券整體上線后,核心部件相繼應用于中金財富、廣發證券等多家客戶。創新類業務是公司未來持續發力的方向,逐步與公司雙基石業務產生良好的協同作用,具體業務涉及監管科技、智能客服、智能投行、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金融云、交易所業務等領域。
——民生證券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